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爬上樹去捉魚,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勞而無所得。
王西彥《鄉下朋友》:“他提出許多理論上的論證,說明如果忽略了這壹起點,那麽其他壹切就都成為舍本逐末、緣木求魚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