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諱意思解釋:指無保留地、坦率地談出事實、意見或感情;形容壹個人說話直爽,毫無隱瞞。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劉波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白話文:“我照先征,我想今天的事情,因此敢肆行狂妄,直言不諱。”
成語用法:聯合式,含褒義;在句中壹般作主語、定語、狀語。
成語寓意
敢於直言不是不講究說話的方式和藝術,而是指敢於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絲毫不因私情,不為面子而有所顧忌,躲躲閃閃。敢於直言,敢於說真話,開門見山,壹針見血,不隱惡,不飾非。直言不諱,反映的是壹種實事求是的品格,壹種敢於負責的精神和壹種雷厲風行的作風,是中華民族的壹種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和***產主義道德思想的壹種優良品質。
成語告訴人們,無論何時何地,要在言行上服從於真善的準則,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裝飾,不去刻意的討好他人,不去為了所謂的“婉轉”“不得罪人”而做壹個“好好先生”,失去了直言不諱的勇氣。
成語出處
清·方苞《與李剛主書》:“倘鑒愚誠,取平生所述訾朱子之語,壹切稚芟,而直抒己見,以***明孔子之道。”
白話文:“如果妳照我確實,取平生所述計量朱子的話,壹切稚鏟除,而直接抒發自己見,以***同明孔子之道。”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造句
1、他能直言不諱,說明沒把我當外人,因此我感到欣慰。
2、他性格耿直,說話歷來都是直言不諱,不講究方式方法,您別見怪。
3、小李直言不諱地向社長指出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4、他的性格直言不諱、熱情奔放、活潑天真。
5、媽媽做事和說話都是直言不諱,從不拐彎抹角。
6、壹個青年人,應該襟懷坦白,熱情爽朗,勇於直言不諱。
7、我們管理班級時,需要直言不諱的作風,更需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
8、如果有同學做錯事,我們應當直言不諱地指出來,不讓他再犯。
9、如果大家都能直言不諱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很多事情都會簡單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