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聲嘆氣
拼音:āi shēng tàn qì
解釋: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終日價沒心沒想,哀聲嘆氣。”
示例:我看妳臉上壹團私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妳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
近義詞:長籲短嘆、垂頭喪氣、無精打采
反義詞:喜眉笑眼、喜笑顏開、喜氣洋洋
語法:作謂語、狀語、補語;用於憂愁等嘆息
大聲疾呼
拼音:dà shēng jí hū
解釋:疾:快。大聲呼喊,引起人們註意。
出處:唐·韓愈《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行且不息,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
示例:我們可以~,而不要隱晦曲折,使人民大眾不易看懂。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義詞:大喊大叫、搖唇鼓舌
反義詞:默不做聲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引起人們註意
低聲下氣
拼音:dī shēng xià qì
解釋:形容說話和態度卑下恭順的樣子。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聲下氣,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諱。”
示例:寶玉背地裏拉著他,~,要問黛玉的話,紫娟從沒好話回答。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壹○○回
近義詞:低三下四
反義詞:不卑不亢
歇後語:井裏吹喇叭;鉆在水道眼裏嘆息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卑微
歡聲雷動
拼音:huān shēng léi dòng
解釋:歡笑的聲音象雷壹樣響著。形容熱烈歡乎的動人場面。
出處:唐·令狐楚《賀敕表》:“歡聲雷動,喜氣雲騰。”
示例:這裏眾位也有坐轎的,也有走的,見兩邊百姓,扶老攜幼,挨擠著來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七回
近義詞:歡聲如雷、喜氣雲騰
反義詞:鴉雀無聲、怒氣沖天、悶悶不樂
語法:作謂語、定語;形容極其歡樂的氣氛
繪聲繪色
拼音:huì shēng huì sè
解釋: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出處: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壹:“必使山情水性,因繪聲繪色而曲得其真;務期天巧地靈,借人工人第而華傳其妙。”
示例:尤其是談她自己的兒女,那真是~,細致入微,沒完沒了。 ★馮德英《迎春花》第九章
近義詞:有聲有色、活龍活現、栩栩如生
反義詞:平淡無奇、枯燥無味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演講等
人聲鼎沸
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解釋: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壹樣。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壹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示例:廣場這時已是壹片鑼鼓喧天,~。
近義詞:人歡馬叫、震耳欲聾
反義詞:萬籟俱寂、鴉雀無聲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人聲嘈雜
隨聲附和
拼音:suí shēng fù hè
解釋: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麽說,就跟著怎麽說。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壹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示例:放翁(陸遊)晚年有得,非~以道學為名高者矣。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
近義詞:隨波逐流、見風使舵、人雲亦雲
反義詞:獨具匠心、獨出心裁、各抒己見
歇後語:瞎子看竈火;瞎子跟著笑
語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沒有主見
無聲無息
拼音:wú shēng wú xī
解釋:息:氣息。沒有什麽動靜。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出處:《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示例:壹到裏面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 ★魯迅《書信集·致胡風》
近義詞:默默無聞、無聲無臭
反義詞:大名鼎鼎、舉世聞名
歇後語:壹只麻雀鉆進樹林裏
語法:作謂語、狀語;用於人、事、物
先聲奪人
拼音:xiān shēng duó rén
解釋: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壹步。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軍誌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薄之也。”
示例:他深深懂得~的道理,就預先做了廣告,因此貨銷售得很快。
近義詞:先發制人
反義詞:甘拜下風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做事搶先壹步
銷聲匿跡
拼音:xiāo shēng nì jì
解釋: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出處:語出《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
示例:雖然在初期也有少數人唱導‘與抗戰無關’論,但為大勢所迫,不久也就~了。 ★郭沫若《沸羹集·抗戰以來的文藝思潮》
近義詞:隱姓埋名、無影無蹤、銷聲斂跡
反義詞:死灰復燃、東山再起、拋頭露面
歇後語:冬天的蚊子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
有聲有色
拼音:yǒu shēng yǒu sè
解釋: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
出處: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壹:“寫月有聲有色如此,後人復何著筆耶?”
示例:敘得頭頭是道,已經不易,敘得~,更難。
★朱自清《經典常談·春秋三傳第六》
近義詞:繪聲繪色
反義詞:無聲無息
歇後語:畫筆敲鼓;染坊門裏吹笛子
語法:作定語、狀語、補語;形容說話、表演等
怨聲載道
拼音:yuàn shēng zài dào
解釋:載:充滿。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
出處:《詩比·大雅·生民》:“實覃實訏,厥聲載路。”《後漢書·李固傳》:“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
示例:凡有些余利的,壹概入了官中,那時裏外~,豈不失了妳們這樣人家的大體?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近義詞:民怨沸騰、天怒人怨、怨天憂人
反義詞:口碑載道、有口皆碑
歇後語:公路上叫苦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極為不滿
哀聲嘆氣
拼音:āi shēng tàn qì
解釋: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終日價沒心沒想,哀聲嘆氣。”
示例:老實說,什麽“合作”事業,危小姐完全是~。
★丁易《擇婿》
近義詞:咳聲嘆氣
反義詞:喜氣洋洋、眉開眼笑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嘆息
不聲不響
拼音:bù shēng bù xiǎng
解釋:指不說話;不出聲。
出處:茅盾《子夜》十壹:“偶或有獨自低著頭不聲不響的,那壹定是失敗者。”
示例:這是試探咱,要是咱~,以後開會就不再咱啰。
★柳青《狠透鐵》三
近義詞:無聲無息、不聲不氣
反義詞:大喊大叫、大吵大鬧
歇後語:斷線的喇叭;秤砣掉進棉花堆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沒有聲音
風聲鶴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釋: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示例: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郁達夫《出奔》
近義詞:草木皆兵
反義詞:風平浪靜
語法: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戰爭等
書聲朗朗
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
解釋: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 走過鬧市,只聽那些居民人家,接二連三,莫不書聲朗朗。”
近義詞:書聲瑯瑯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讀書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