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無留牘的牘意思:牘:公文。
案無留牘,漢語成語,拼音是àn wú liú dú,意思是指桌案上沒有積壓的公文。形容辦理公務幹練、及時。出自清·朱彜遵《商丘宋氏家乘》。用作主謂式;作賓語。
出處:清;朱彜尊《商丘宋氏家乘》序:“壹十七年,國奢示之以儉,事煩行之以簡,月要歲會,久而案無留牘。”
例句:壹應公事,張令都聽他決斷。真是案無留牘,獄無冤刑,民心大悅。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
“牘”,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dú,最早見於秦朝小篆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牘”的基本含義為古代寫字用的木片,如文牘、尺牘;引申含義為古代樂器名。
在日常使用中,“牘”也常做名詞,表示書籍,如牘籍,牘簿。
“牘”,初見於秦朝小篆時代,從片,篆書之形像木片,表示牘是用於寫字的木片,從賣,賣有售賣、炫耀義。
表示古代的市場上有售賣牘,當時識字的人不多,能在牘上書寫是很榮耀的事,牘簡化為牘,本義為木簡,楷書體和簡化版的“牘”都從篆書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