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硬筆常識

硬筆常識

1.什麽叫做硬筆書法啊

硬筆書法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圓珠筆、蘸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

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價值廣等特點。它與毛筆的區別在於變軟筆的粗壯點畫為纖細的點畫,去其肉筋存其骨質。

優尼可國際教育(Uniqu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簡稱UIE),源於音樂之都維也納,致力於全球少年兒童教育,提供多學科、多領域的國際化教育服務,品牌已遍布歐洲、澳洲等國家。 優尼可江蘇總部現設立於南京,引入優尼可核心課程理念,並與各級藝術部門、多家名校集團合作,啟用最優質的教學資源,開設藝術、文化類培訓課程。

優尼可堅持“人在中央”的教學思想,通過靈動的課堂、豐富的活動,寓教於樂,讓孩子的個性發展、興趣愛好、應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從學科教育貫徹立德樹人,從品格培育實現核心素養。

2.如何練習硬筆書法

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壹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壹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

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

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

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麽?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

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墻壁上,專心致誌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 ”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

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裏。有壹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

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麽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醜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裏,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裏,無論何時,壹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

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

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壹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壹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壹定能指揮得了筆。

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壹致,手筆壹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

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壹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

還要註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壹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麽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麽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

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 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

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 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

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壹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

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

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壹個運筆過程。

註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牫稍駁恪?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壹頭高壹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

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

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

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壹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

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準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壹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

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壹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

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壹步讀帖。

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麽?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

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壹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

3.關於鋼筆的常識有哪些

種類編輯本段

鋼筆的種類和型號很多。根據鋼筆筆尖的成分不同,可分為金筆、銥金筆兩種。

⑴金筆:筆尖采用黃金合金,筆尖較軟,彈性好,手感舒適。但金筆的價格較貴,且筆尖軟,不好掌握,初學者不宜使用。

⑵銥金筆:筆尖不含黃金,部分筆尖鍍金,筆尖較硬,但物美價廉,是初學寫字比較合適的工具。

金筆尖、銥筆尖之所以比鋼筆尖耐用,秘密都在鋼筆尖上的小圓粒。這小圓粒。這小圓粒是銥鋨合金做的,它非常堅硬耐磨。據上海金星金筆廠實驗,如果把金筆尖和鋼筆尖同時放在油石上磨,壹小時後,金筆尖只磨損0.07毫米,而鋼筆尖磨損達5毫米之多!

雖然價格相差懸殊,但是筆尖的銥粒都是特種合金"銥,釕"的合金!之所以順滑度相差那麽多那是因為打磨方式和精細程度不同.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金筆和銥金筆是壹樣的。但是制作材料和手感不同,這就導致了價格上的差距!

選購編輯本段

挑選鋼筆時要看筆尖書寫是否順滑,出水是否順暢,這可通過試筆檢驗,即將新筆蘸上墨水在紙上試寫,如筆尖不刮紙,出水均勻,那麽就沒問題,合乎使用要求。鋼筆的筆尖有粗細之分,練字應使用筆尖稍粗壹些的鋼筆。如果需要寫字形較小的鋼筆字,可挑選筆桿上註有“特細”字樣的鋼筆書寫。

使用和保養編輯本段

新筆到手:壹般鋼筆到手後上水即可正常使用,不需如個別人所說拿開水泡新筆。當然有時難免會碰到鋼筆不出水或者筆尖幹澀的情況,這個時候稍加處理就是很有必要的了。壹般需要清洗的是買回來後出墨不暢的筆,因為有些筆在出廠前檢驗筆尖時或者在櫃臺顧客試筆後墨水沒有清洗幹凈,時間長了墨水中的成分凝結,堵塞了鋼筆筆尖的導墨槽,所以會導致下水不暢。這種情況需要將筆尖拆下,放入溫水中(切忌開水)浸泡半至壹個小時,然後擦幹,裝好後壹般就可以正常使用。如果還是不行,可延長浸泡的時間。還是不行的話就需要將筆尖金屬片拆下,然後用小刷子清洗筆舌背面的導墨槽和整個毛細結構(就是筆尖塑料部分上面的那些小縫)。出水不順還有可能是筆尖本身的原因。壹種是筆尖前端筆縫過窄,這時候可按平時寫字時候的執筆姿勢將筆尖稍用力下壓,保持壹至兩秒鐘即可,或者可用薄的刀片擴筆縫,不過壹定要小心。第二種原因是導墨槽過窄,這個時候就需要用薄刀片擴導墨槽,同樣要小心!

鋼筆的保養:寫字時,應在紙下墊壹些稿紙,以增強筆尖的彈性,減少摩擦。筆尖不要在金屬等硬質材料上書寫,以防損壞筆尖。日常使用中避免不同墨水混用,以免產生沈澱堵塞鋼筆。鋼筆每壹個月左右應清洗壹次,保持墨水下水流暢,如使用碳素墨水更應多清洗。鋼筆如長期不用,應洗凈保存。

鋼筆的清洗:壹般清洗的時候可反復吸水排水直至排出的水幹凈,擦幹即可。如果間隔較長時間清洗或者打算將鋼筆洗凈封存,則需將各部分拆開分別清洗。初步拆開後分為五個部分:筆尖,轉換器(上墨器/墨囊),握筆,筆帽,筆桿。後兩者壹般是不必清洗的。而筆尖的金屬部分和筆舌(上墨結構)還應進壹步拆開,筆尖金屬片用水沖洗幹凈,而整個上墨結構可用舊牙刷小心刷洗,然後放入溫水中浸泡壹個晚上。所有零件清洗後擦幹,等完全幹燥即可裝好封存。當然不同鋼筆結構不同,並非所有鋼筆都可拆開,對於難以拆分的鋼筆,只能采用第壹種方法清洗,切勿強行拆卸損壞鋼筆。

這裏需要說壹下,有壹種被稱為“書法筆”的彎頭鋼筆,具有書寫筆畫粗細變化較大的特點。使用時,筆桿壓低些,筆畫就粗,可寫稍大的字;筆桿豎起來壹些,筆畫就細,可寫稍小的字。這種筆的表現力較普通鋼筆要強,常用來書寫信封等較大的字體。但用這種鋼筆寫字有壹定難度,初學者不宜用它練字。

最後還有壹點應特別註意:千萬不可用開水或者過熱的水清洗鋼筆,否則會對鋼筆造成傷害

4.我要收集壹些書法常識,請大家多給提供幾點,在此感謝,

書法的常識

壹、基本常識

壹 筆墨的使用和保養:

1.安硯:把硯臺放在桌子的右上角。

2.研墨:

●倒水要適量,不要太多。

●拿墨時,食指要放在墨的頂端,拇指和中指夾在墨條的兩側。

●按墨要重,磨墨要慢。

3.發筆:

●用清水浸泡筆毫,把筆的膠質泡發。

●不要浸泡太久,以免筆管裂開。

4.掭筆:在硯臺邊上撚轉筆鋒,使筆鋒順攏。

5.洗筆:

●寫完字後,用清水把筆上的余墨洗去。

●把筆放在毛邊紙上吸去水分。

●把筆吊在筆架上晾乾。

二 執筆的方法:壹般用五指執筆法

三 書寫姿勢:

1.坐姿:頭正、身直、臂開(成 形)、足安。

2.站姿:頭俯、身躬、臂懸、足開(站得穩)。:

四 筆鋒的運用及筆勢:

1.筆鋒的運用:筆毫近尖處有壹段半透明的部分,稱之。

●中鋒:筆鋒在筆劃的中央運行。

●側鋒:筆鋒微側於筆畫的壹邊運行叫做側鋒。但不可使筆毫斜躺在紙上,否則就會形成偏鋒,而成為敗筆。

●藏鋒:起筆及收筆時,筆鋒藏在筆畫中,起筆叫「逆鋒」,收筆叫「回鋒」。

●露鋒:筆鋒外露,大都用於筆畫間和上下字間的承接。

2.筆勢:運筆的方向。

●仰勢:行筆時,使中段略為凹陷。

●俯勢:行筆時,使中段略為凸起。

五 用具的擺放:

貳、文房四寶的種類及認識

壹 毛筆:

1.毛筆的種類:

●硬毫筆:筆性剛健。如:狼毫、山馬、牛耳毫、鼠須、山兔、鹿毛筆。

●軟毫筆:筆性柔軟。如:羊毫筆。

●兼毫筆:用硬毫、軟毫集在壹起,剛柔並濟。筆性介於硬軟毫之間。

如:長流、如意,適合初學的人使用。

2.毛筆的選擇:壹枝好的毛筆要具備「尖、齊、圓、健」四德。

●尖~筆毫聚合時,筆鋒要能收尖。

●齊~將筆頭沾水捏扁,筆端的毛整齊無不齊現象。

●圓~筆肚周圍,筆毫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

●健~筆毛有彈性,筆毛鋪開後易於收攏,筆力要健。

二 墨:

1.墨可分為松煙墨及油煙墨:

●松煙墨:是燃燒松枝取其煙,經過漂、篩,除去雜質,配以牛皮膠和香料加工制成。

●油煙墨:用桐油、麻油等植物油所燃燒之煙,加皮膠、香料而制成,黑色黑而亮。

2.好墨的特點:

●質細:指墨沒有雜質,結構緊密。

●膠輕:墨中配入之膠質適中。

●色黑:墨色黑中透亮,有神采。

●聲清:研磨或敲擊時,聲音清脆而不粗濁。

三 紙:

1.木漿紙:宣紙、棉質。

2.竹漿紙:毛邊紙、元書紙。

3.宣紙:拉力較強、潔白、堅韌、耐久等特點。

四 硯:

又稱硯臺、硯池,硯的質地要細膩,才能發揮墨的效用。壹般石質為主。

1.三大名硯:端硯、歙硯、洮硯。平時可采用臺灣西螺所產的「螺溪硯」。

2.使用及保養:

●避免硯臺表面磨損。

●書寫完畢,將硯臺上的殘墨與墨渣清洗乾凈。

●加上蓋子,以防止汙染。?

5.關於書法的知識

書法,又稱“中國書法”,是中國特有的壹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書寫規律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於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後),這裏重點介紹毛筆書寫漢字的規律。只要我們對書法有了“狹義”的理解,那麽對領會“廣義的書法”也會大有裨益。

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內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布錯綜復雜,疏密得宜,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寧高勿低等。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書法己不僅僅限於使用毛筆和書寫漢字,其內涵己大大增加。例如,從使用工具上講,僅筆這壹項就五花八門,毛筆、硬筆、電腦儀器、噴槍烙具、日常工具等種類繁多。顏料也不單是使用黑墨塊,墨汁、粘合劑、化學劑、噴漆釉彩等五彩繽紛,無奇不有。過去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其涵義也大有擴展,品種之多,不勝枚舉;從執筆方式上看,有的用手執筆,有的用腳執筆,就是用其他器官執筆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寫字根本就不用筆,如“指書”“擠漏書”等;從書寫文種上說,並非漢字壹種,有的少數民族文字也登上了書法藝壇,蒙文就是壹例;從書體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傳統書派以外,在我國又出現了曲直(線)相同、動靜結合的“意向”派,即所謂現代書法。它是在傳統書法基礎上,加以創新,突出"變"字,融詩書畫為壹體,力求形式和內容統壹,使作品成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書家摒棄文字的語言性,樹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現了“墨象”派,以用筆的輕重和徐疾、筆鋒的開合及落筆位置的變化等,寫出各種形象的文字。這壹書派,雖突出“意象”,其字賞之也新穎,但漢字並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艱難,發展受到限制。所有這些(當然不僅是這些),可以看出書法和其他事物壹樣,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著。這壹點必須引起書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