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誰知道有個什麽成語叫 “什麽什麽撼樹”後生請教

誰知道有個什麽成語叫 “什麽什麽撼樹”後生請教

蚍蜉撼樹

蚍蜉:古人指體形大的螞蟻,蚍蜉撼樹在字典中是諷刺螞蟻妄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來動搖根基強大的樹木,最後只是落得人們的嬉笑愚弄,也泛指力量很小的人或勢力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每壹個孩子的童年歡樂都或多或少和螞蟻有過聯系,他們總是好奇的觀察林間地上,壁竈墻隙中的各種蚍蜉,這小小的生命總是給他們聯翩遐思,哲理啟示,為人之道,行事之方;觀察的細致入微,連他們自己都成了蟻群中的壹個中堅分子;這些小蚍蜉更象是他們的朋友,與它們攪和在壹起,糾纏不清,這童趣誰人不羨慕?這些廉價的小生命,是每壹個充滿童心的小兒的寵物,是他們傾訴自己理想、未來、人生、苦悶、惆悵和感情的見證人。

孩子蹲在路邊,雙眼燃燒著好奇熊焰看著地沿下的螞蟻。螞蟻們才不去管誰在欣賞它們,贊美它們,它們只是忙忙碌碌我行我素的幹自己的工作,開自己的HAPPY宴會,唱自己的聖誕歌。它們時分時聚,時速時緩,用自己特有的鼻子嗅著食物源,找到各種美食佳肴的夥伴們,從不自私自利單獨享受,而是用他們雄壯奇特的蟻齒把這好東西搬回自己的巢穴,給沒有收獲的兄弟們分享。抗小東西他們六肢如飛,壹溜快跑,爭先恐後,生怕落在別人的後面,成了後進,被別蟻恥笑。這些小蚍蜉是有責任感和廉恥心的小動物,比某些大型動物要強的百倍,比如狼、猴子,或推遠了講是壹種高級生物中的人狼、人猴。蚍蜉們在這些人狼人猴的面前簡直就如空氣,因為這類怪物連自己的同類的看不起,又怎能看到蚍蜉?真要擡杠式的讓他們壹較長短,那無非是人狼人猴的體形比蚍蜉大些,可是他們的精神道德品質和蚍蜉比較壹二下,就很易看出誰是大海,誰又是沙礫。可嘆的是這些人狼都是吃人的惡狼,這些人猴都是偷雞的賊猴,世世代代中,他們也隨著人類繁衍生息,尤其是在當今人文主義消薄與世風淒涼的庸世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人狼人猴蛻化。萬幸興哉,蚍蜉們還沒有出現蟻狼蟻猴啊,孩子們也沒有提前蛻變成為那種不足人正視的怪物。

蚍蜉是團結的壹個整體,遇到各種困難和危險下,他們全民皆兵同仇敵愾。在暴風雨來臨的前夕,絕對沒有壹只蚍蜉在混睡;在外敵侵擾下,每壹個螞蟻都視死如歸、勇往直前;在糧食緊張的時間,它們群起搜索,精心度日;在穴口被破壞坍塌時,它們都可以個個帽著危險去挖洞轉眼。有壹首老革命歌曲《團結就是力量》用在蚍蜉身上真是恰到好處,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抗戰和改革中我們祖國的各種蚍蜉的那種百折不撓的紉性和無堅不催的合力。

有些調皮的頑童,抱著極大的好奇,小心的用木棍、鐵絲或指甲挑開蟻巢,見識見識這些地下主宰者的皇宮聖殿。那是曲折回旋、脈脈相通、各有所用的窯洞,有育兒室、走廊、糧倉、臥室等實用的房間,也有最高統治者蟻後的富麗堂皇的大雄寶殿,還有帶翅王子門的官邸,簡直就象壹個生活在地下的人的另壹支脈的高尚種族。孩子滿足了好奇的心理,但立刻又有新的發現。這些小東西們在經受毀天滅地災難的同時,第壹搶救的不是自己,而是他們尚未孵化的蟻蛹,壹個個象被人刺了尖刀在身上,慌亂緊張的把這些暴露在孩子面前的孩子們轉移搬運至安全的更深的底下洞穴,即使孩子用各種手段戲謔它們,恐嚇它們,它們依然如故。等蟻蛹安置妥當後,這些蚍蜉才著手開始家園的重建,壹只只有條不紊,盡心竭力,緩慢的修理自己的住宅,重整自己的社會。在這次行動中,孩子發現了壹些不為人知道的常理,也加深了世人常常快炙口上、亙古流傳的真理,因為他們剛剛親眼睹視這些道德的再現。他們站起來身來,把眼光從已經殘恒斷壁的巢穴裏收回自己的眼窩,揉揉蹲困累酸的膝蓋骨,呆滯的對著遠方發木,那是在回憶和理解融會他們自己發現的新知識新真理,壹會後,他們就蹦蹦跳跳的離開去幹自己的新事業,去尋找自己函待發現和理解的新的知識,空留殘不忍觀的壹派蟻景和壹群勞碌辛忙的蚍蜉。但孩子總是會在第二天又跑到這個蟻穴,當他看到蚍蜉們已經修復自己的屋子,又象往日壹樣壹隊隊的四處勞作,他幼稚的臉龐盛開出玫瑰花的爛漫微笑,他為他的這些小朋友們祝福,更多的是感慨到這種生命的強大,其中也蘊藏著對小蚍蜉們的歌頌贊譽。

誰說蚍蜉撼樹是笑談,是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笑柄?蚍蜉隨小,但的確可撼參天大樹,古往今來,關於蚍蜉們毀壞林木、建築的實際事例還少嗎?蚍蜉撼樹是古人妄自菲薄,只但方面的看到螞蟻的狹小,而忽略了螞蟻的整體力量而生成的壹個辭藻,其實嘲笑蚍蜉們的人才是真正的愚人,才是真正被聰人談亂評說的笑柄呢。

最近聽聞國家委員們關於按照壹個八歲普通孩童的意願而成立少年環保獎,這就更足以說明蚍蜉撼樹在字典上的解釋是壹種從古代遺留余世的拗論。

我看字典上應該到了有必要改改這些老掉牙而又不合時宜的解釋的時候了。我們大家現在也從壹個側面看到中國教育者不事實求是的壹面了吧!

人在某些方面是壹定要學學小蚍蜉啊!尤其是在泛播蠱惑物質崇上的今天。

唉,言白,其實吾也為壹蚍蜉,徨論之下,唯嘆哉觀其變化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