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合壹年級小學生的成語故事
嘔心瀝血唐朝的詩人李賀,七歲就開始寫詩做文章,才華橫溢。成年後,他壹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得誌過,只好把這苦悶的心情傾註在詩歌的創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讓書童背壹個袋子,只要壹有靈感,想出幾句好詩,他就馬上記下來,回家後再重新整理、提煉。母親總是心疼地說:“我的兒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
李賀在他短暫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詩歌,這是他用畢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即是說挖出心肝來當紙,滴出血來寫文章。
後來人們常用“嘔心瀝血”比喻極度勞心苦思。
2.適合壹年級小學生的成語故事
兩虎相爭戰國時期,韓國和魏國打了壹年多還不分勝負,秦惠王想出兵幹涉,楚國使者陳軫給秦惠王講卞莊子利用兩虎相爭必有壹傷的道理,得到它們兩敗俱傷時壹舉打死兩只老虎,勸秦惠王采取坐山觀虎鬥的計策,等待時機再消滅這兩國。
卞莊子發現兩只老虎,立即拔劍在手,準備刺殺。身旁的小僮勸阻他說:“您看兩只老虎,正在***食壹牛,壹定會因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鬥起來。兩虎相鬥,大者必傷,小者必死。到那時候,您刺殺傷虎,就能壹舉兩得"
卞莊子覺得小僮說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過了壹會兒,兩只老虎為了爭肉,真的嘶咬起來,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傷。卞莊子突然跳出去,揮劍猛刺傷虎,果然不費大力,就刺死傷虎,壹舉獲得兩虎。
“兩虎相爭”,意思是指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鬥,必然有壹方要遭到嚴重損害。
3.適合壹年級小學生的成語故事
趾高氣揚春秋時,楚國有個叫屈瑕的將軍,是個專門重視外貌,不學無術的人,只要稍有點成就,就很驕傲、自滿。有壹次,他打敗了驃悍的絞國,凱旋歸來,從此驕傲自得,從不把其它的朝臣放在眼中。
第二年,屈瑕又奉命要去打羅國,有壹個叫做鬥伯比的將軍前往送行。當鬥伯比回來時,悄悄的對車夫說:“屈將軍這次壹定會打敗仗;因為我看他走路的樣子,腳步壹昂壹翹的,便知道他的心並沒有真正的用在作戰上,而是去嚇唬敵人的,這樣子怎麽能打勝仗呢?”鬥伯比說完,沈思了壹下,就進宮去見楚王,要楚王立刻派兵去接應。楚王不相信,回到後宮將這件事告訴了寵妃鄧曼,鄧曼認為鬥伯比的見解很對,應該派兵救援。楚王聽了,立即派大軍前去,希望能夠挽回局勢。但是,戰事已經發生,屈瑕因為輕敵而不設防,被羅國和盧國兩面夾攻,而壹敗塗地,只好自 殺謝罪。
從此以後,這件事情就被後人流傳著,而屈瑕走路的姿態,也被引申成“趾高氣揚”這句話,比喻壹個人傲慢自得,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趾高氣揚”的意思:趾高:走路時腳擡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擡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4.適合壹年級小學生的成語故事
壹字之師源於南宋計有功的《唐詩紀事》,亦見於宋陶兵的《五代史補》卷三。相傳唐代詩人鄭谷的詩文寫得非常好,尤其《鷓鴣詩》寫得更是超群出眾。
因此,人們稱他為“鄭鷓鴣”。他的朋友齊已是個和尚,也很喜歡寫詩著文。
有壹次,齊已帶了自己寫好的壹首《早梅》詩前去請教鄭谷,當鄭谷看到“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妥,經過仔細琢磨、反復推敲,改來改去還覺不形象,最後認為把“數枝”改為“壹枝”更能體現出梅花的早開來。
齊已聽了以後非常佩服鄭谷的匠心獨運,深深地向鄭谷表示謝意。當時寫詩作文的人,都佩服鄭谷把齊已的詩只改換了壹個字,就使整首詩顯得確切生動,於是“人以鄭谷為壹字師”。
後來,人們用“壹字之師”指在壹個字上能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也泛指詩文的改正者。
5.適合壹年級小學生的成語故事
安步當車戰國時,齊國有壹個叫顏黜的人。齊宣王在召他進宮的時候。顏黜走到殿前的階梯時,見宣王正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往前走了。宣王見了很奇怪,就說:“顏黜,過來吧!”顏黜聽到後,不僅壹動未動反而說:“大王,走過來!”
宣王聽了很不高興,他的大臣對顏黜嚷到:“大王是君主,妳是臣民,大王可以叫妳過來,妳怎麽可以讓大王過去呢?”顏黜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齊宣王很生氣的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黜馬上接著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君王並不尊貴!”宣王說:“妳說這話有根據嗎?"
顏黜神色自若地說:“當然有,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曾下過這樣兩道命令:‘誰敢在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為萬戶侯。'由此看來,壹個活著的君主的頭,竟然連壹個死的士人墳墓都不如埃”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說:“我是自討沒趣。聽了您的壹番高論,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徑。希望您接受我為您的學生!今後您就住在我這裏,我保證您有肉吃,有車乘,衣著華麗。”
顏黜卻辭謝說:“玉,原來產於山中,如果壹經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所以我情願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顏黜說完,就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