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卓絕的意思是指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成語介紹如下:
壹、成語簡介:
1、艱苦卓絕是壹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元脫脫《宋史邵雍傳》,艱苦卓絕的意思是指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該成語構詞方式是偏正式,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
2、元脫脫《宋史邵雍傳》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席者數年。後人據此引申出成語艱苦卓絕。
二、成語典故:
邵雍,宋代哲學家,理學的代表人物之壹,創立了北宋象數先天之學。他幼時,家境貧寒、生活拮據。但他從小就刻苦讀書,鉆研知識。據《宋史》記載,邵雍年少時,認為自己有雄偉的才能,意氣風發,情緒激昂,想樹立功名。
他對於書籍無所不讀,剛開始讀書時,他就堅持刻苦磨礪自己,冬天不生火爐,夏天不搖扇子,夜晚睡覺不上床長達數年。
後來,邵雍懷疑自己總是在屋子裏學習會和外界中斷聯系,於是決定出去遊歷壹番。他到很多地方去遊學。經過壹段時間的遊歷,邵雍終於明白,他所孜孜以求的就在探索的過程中。
從此他結束了遊歷生涯,回到了洛陽,從此他不再外出,專心治學。期間官府屢授他官職,都堅持不赴,後來邵雍結識了當時輝縣縣令李挺之,李挺之是北宋初的易學家,博學多識。
他非常欣賞邵雍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孜孜不倦追求知識的魄力,被邵雍治學嚴謹的態度所感動,就把生平所學的《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和《六十四卦》都壹壹傳授給了邵雍。邵雍憑借聰明才智和艱苦卓絕的精神,在若幹年的潛心鉆研下,終得精髓,成為壹代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