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收之桑榆的意思

收之桑榆的意思

收之桑榆的意思:是指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後指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詳細釋義:

收之桑榆,漢語成語,拼音是shōu zhī sāng yú,意思是指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後指事猶未晚,尚可補救。出自《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這於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趕緊訂正寧此,庶幾‘收之桑榆’雲。魯迅《華蓋集後記》作賓語、定語;常與“失之東隅”連用。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派大將馮異與鄧禹去圍剿赤眉農民起義軍,鄧禹與義軍交戰後不幸損兵折將,馮異命令部隊加強防禦,收攏潰散的散兵,同時派軍裝成赤眉軍打入其內部,結果大獲全勝。朝廷下文書表彰他們的戰鬥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例句:

1、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好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沒了陰風主,到得了清虛的壹件殺器。

3、得與失,向來都是辯證的,既失之東隅,必收之桑榆,魚與熊掌,又豈能兼得?

4、他雖然賽場失利,但在大賽中積累了臨陣經驗,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5、殿下,此番定下之計已不能行,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此番我們也不是勞而無功。

6、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壹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