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尚往來,漢語成語,讀音是lǐ shàng wǎng lái,意思是在禮節上註重有來有往,借指用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對方 。
這個成語的出處是:
《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相關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家收弟子開壇講學,引起了魯定公的重視,經常到宮中講學。季府的總管陽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見他。壹次特地給孔子留下壹只烤乳豬,知道孔子最講究禮尚往來的,終於得到孔子的回訪。
成語運用為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人際關系。
壹個看幾個示例吧:
清·曾樸《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顧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禮尚往來,勉強敷衍。”
宋?胡寅《斐然集》四《寄唐堅伯詩》:“禮尚往來思報玖,情深汲引屢拋磚。”
《東周列國誌》第九十六回:“(藺)相如亦請於秦王曰:‘禮尚往來,趙既進十五城於秦,秦不可不報。亦願以秦之鹹陽為趙王壽!’”
詞匯的用法造句:
1、我過生日時,他送我壹個生日蛋糕,他過生日時,我也送去壹份,禮尚往來嘛!
2、我雖不喜歡對方,但禮尚往來,只好勉強敷衍應付。
3、最好的維系友情的方式之壹就是禮尚往來。
4、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尚往來的良好的優良的傳統美德。
5、自古禮尚往來,所以投桃報李本是應該。
6、禮尚往來既是傳統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際的禮貌。
7、禮尚往來,我也回寄老友壹張賀年卡。
8、禮尚往來,亨利國王該用什麽豪華公館招待外國貴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