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元宵燈的詞語

描寫元宵燈的詞語

1.描寫元宵節花燈的詞語

描寫元宵節花燈的詞語有很多:

萬家燈火 火樹銀花 燈火闌珊 霸王風月 百星不如壹月 步月登雲

閉月羞花 殘冬臘月 嘲風弄月 嘲風詠月 春花秋月 長年累月 成年累月

常年累月 撐霆裂月 蹉跎日月 蹉跎歲月 裁月鏤雲 喘月吳牛 雕風鏤月

得月較先 戴月披星 帶月披星 待月西廂 二分明月 月夕花朝 風高放火

月黑殺人 風光月霽 風花雪月 芳年華月 風清月白 風清月皎 風清月朗

風清月明 風情月思 風前月下 風情月意 風情月債 飛霜六月 風月無邊

風月無涯 風雲月露 光風霽月 花殘月缺 花辰月夕 花晨月夕 海底撈月

寒冬臘月 花好月圓 猴年馬月 河傾月落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荒時暴月

壺天日月 華星秋月 河斜月落 皓月千裏 烘雲托月 花顏月貌 烘雲讬月

海中撈月 壺中日月 花朝月夕 花朝月夜 霽風朗月 鏡花水月

2.描寫元宵節的成語

和和美美、闔家團圓、團團圓圓、闔家歡樂、闔家美滿、

燈火通明、張燈結彩、花團錦簇、瓜果飄香、皓月當空1.(祈晴禱雨)成語典故: 正直無私有至靈,於家為國保庶民,祈晴禱雨皆顯應,掌管經書文卷中。 明·無名氏《賀元宵》第壹折 2.(於家為國)成語典故: 正直無私有至靈,於家為國保庶民,祈晴禱雨皆顯應,掌管經書文卷中。 明·無名氏《賀元宵》第壹折

3.(萬載千秋)成語典故: 當今聖主存仁孝,萬載千秋亨太平。 明·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

4.(福壽齊天)成語典故: 俺從神聖降臨下方,慶賀了元宵,祝延聖主福壽齊天也。 明·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

5.(天真無邪)成語典故: 小青年們聽了,都放下碗筷,用潮乎乎的眼睛看著這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顧笑言《正月十八吃元宵》

6.(脫穎囊錐)成語典故: 非畫餅,似脫穎囊錐,頭角崢嶸。 明·沈鯨《雙珠記·元宵燈宴》

3.元宵節賞燈詩句

1、“壹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2、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雲“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3、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贊道牶“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

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

4、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5、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這裏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6、宋代蘇東坡有詩雲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

7、範成大也有詩寫道“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

8、大詞人辛棄疾曾有壹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花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風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9、清代阮元有羊城燈市詩雲:“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

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10、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

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11、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12、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裏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描寫元宵賞燈的詩句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上元夜》 (唐)崔液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唐)李商隱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宋)姜白石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5.元宵節賞燈詩句

1、“壹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2、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雲“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

3、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贊道牶“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

4、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

5、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裏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6、宋代蘇東坡有詩雲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

7、範成大也有詩寫道“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

8、大詞人辛棄疾曾有壹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花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9、清代阮元有羊城燈市詩雲:“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

10、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11、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12、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裏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6.描寫元宵節賞燈詩句

壹、《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二、《詠元宵節》

——姚元之

花間蜂蝶趁喜狂,

寶馬香車夜正長。

十二樓前燈似火,

四平街外月如霜。

三、元宵張燈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加之我國優秀而且源遠流長的詩歌文化,因而,每到元宵節都會出現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賞燈詩也成為了我國元宵節的壹項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