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國家,使人民安居樂業.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國安民,替天行道.” 而友邦遠國,順天事大,~,皇天監之,亦克昌焉.★《明史·西域四》
保境息民
保衛國家邊疆,使人民得以安寧.
出處:《周書·劉雄傳》:“先是,國家與齊通好,約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擾.” 王能~,則福可長享.★《明史·外國五》.
定國安邦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枉了妳揚威耀武,盡忠歆節,定國安邦,偏容他鴟鸮弄舌,烏鴉展翅,強配鸞鳳.”
幹城之將
幹城:盾牌和城墻,比喻捍衛者.指保衛國家的大將.
出處:《詩經·周南·兔罝》:“糾糾武夫,公侯幹城.”《孔叢子·居衛》:“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幹城之將,此不可使聞於鄰國者也.”
詩句
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5.陸遊《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