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歷歷在目。
歷歷在目,拼音是lì lì zài mù,漢語詞匯,意思是清晰地出現在眼前,壹壹分明。指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在眼前。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解 釋
詞語:歷歷在目
拼音:lì lì zài mù
釋義:歷歷:清楚、分明。 意思是清晰地出現在眼前,壹壹分明。指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在眼前。
出 處
1.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壹座青州城正臨在北窗之下,見州裏人家,歷歷在目。”
2. 又唐杜甫《歷歷》詩:“歷歷開元(開元,唐玄宗年號)事,分明在眼前。”
3. 清 蒲松齡 《山市》:“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辨形 :歷;不能寫作“厲”。
用法
可用於指眼前情景;也可用於對往事的回憶。壹般作謂語、補語。
結構:偏正式。
造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往事仍歷歷在目。
對於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來說,往事仍歷歷在目。
示例
霧開,峰巒~,登陟有路。 《清史稿·覺羅武默訥傳》。
《廖承誌致蔣經國先生信》:“幼時同袍,蘇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
也作歷歷可見
解釋:歷歷: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出自:宋·洪邁《夷堅甲誌·鄭鄰再生》:“殿前掛大鏡,照人心腑,歷歷可見。”
近義詞:歷歷可辨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指十分清楚
歇後語
碗底的豆子——歷歷在目
燈謎
二十四史索引——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