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亡種滅、
亡國滅種
成語: 存亡續絕
拼音: cún wáng xù jué
解釋: 存:保存;續:接續。恢復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
出處: 清·龔自珍《古史鉤沈論二》:“天生孔子不後周,不先周也,存亡續絕,俾樞紐也。”
成語: 大事去矣
拼音: dà shì qù yǐ
解釋: 去:失去。形容事情無法挽回了。多指政權喪失,國家滅亡等大事。
出處: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誠用此計,大事去矣。”
舉例造句: 大事去矣,人之雲亡。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
成語: 敗國亡家
拼音: bài guó wáng jiā
解釋: 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出處: 參見“敗國喪家”。
舉例造句: 自古以來,因為奸臣陷害忠良,以致敗國亡家,這種例子也不少。 ★歐陽予情《忠王李秀成》第壹幕
成語: 扶危定傾
拼音: fú wēi dìng qīng
解釋: 指在國家危殆將傾覆之時扶持之使安定。
出處: 《周書·李基傳》:“太祖扶危定傾,威權震主。”
舉例造句: 任用偶誤,壹切乖方,而欲倚之以扶危定傾,經營八表,豈不難乎! ★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
成語: 國家多難
拼音: guó jiā duō nàn
解釋: 難:災難。國家多次遭到災難。形容國家政局不穩。
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上》:“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
成語: 繼絕存亡
拼音: jì jué cún wáng
解釋: 恢復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
出處: 《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公羊傳·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成語: 家亡國破
拼音: jiā wáng guó pò
解釋: 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出處: 晉·劉琨《答盧諶書》:“國破家亡,親友雕殘。”
舉例造句: 家亡國破此身留,留滯聊城又過秋。 ★金·元好問《送仲希兼簡大方》詩
成語: 取亂存亡
拼音: qǔ luàn cún wáng
解釋: 古代國家的壹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指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保全將亡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