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頭生耳 [hé tóu shēng ěr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亦稱“ 禾生耳 ”。謂莊稼遭雨後禾頭長出卷曲如耳形的芽蘗。古諺有所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壹。禾生耳,預示收成不好。
唐 杜甫 《秋雨嘆》詩之壹:“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婦無消息。” 南唐 李建勛 《閑出書懷》詩:“溪田雨漲禾生耳,原野鶯啼黍熟時。” 宋 楊萬裏 《明發石山》詩:“便恐禾生耳,寧論客斷魂。”壹說,“禾頭生耳”之“禾”,乃“木”字之誤。參閱 明 陳士元 《俚語解》卷二及《九家集註杜詩》卷壹。
2. 含有"禾"字的成語
『包含有“禾”字的成語』
“禾”字開頭的成語:(***1則) [h] 禾黍故宮
第二個字是“禾”的成語:(***1則) [f] 風禾盡起
第三個字是“禾”的成語:(***1則) [g] 故宮禾黍
“禾”字結尾的成語:無
『風禾盡起』
『拼音』 fēng hé jìn qǐ
『首拼』 fhjq
『釋義』 比喻順應天心,得到天助。
『康熙字典』 風、禾、盡、起。
『出處』 《書·金縢》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則盡起。”
『示例』 如必不得已,則請去監國之號,仍以醇親王暫行攝政,以示貶損,如諸臣帶罪圖功之例。袞衣東歸,~。此上策也。《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