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截()補() 成語.括號中填壹對近義詞

截()補() 成語.括號中填壹對近義詞

1、截鼻補眼

隋朝有僧人三藏法師,其父本是胡地商人,他本人生在中原,但面貌儀容,仍是胡人的

樣子,深眼窩,高鼻梁.此人對佛經很有研究,而且口才很好.有壹年四月初八佛生日時,

三藏法師設齋演說,當時朝廷官員、道俗聽眾達千余人.有個大德法師和幾位官員向三藏提

問辯難,三藏均隨問即對,義理不窮.最後,有壹個小兒,姓趙,年方十三,從眾人中走

出.眾人看三藏法師口辯敏捷,無人能勝,而且剛才參與辯難的都是德高年長的高僧、官

員,忽然見這小兒欲上前辯論,個個都不覺失笑.只見小兒神情自若,上前就座,大聲向三

藏提問.三藏見是個小孩,便即說道:

“此郎君子,聲高而身小,何不以聲補身?”

小兒應聲反駁道:

“法師因弟子聲高身小,即問何不以聲補身;而法師眼深而鼻長,何不截鼻而補眼?”

眾人聽了都很驚異,紛紛起立大笑.當時已是初夏,法師左手持如意,右手搖團扇,因

為眾人笑聲未定,法師自己又在思量答語,即用手中的團扇遮住臉,低頭思索.小兒又大聲

說道:

“圓扇團團,形如滿月,藏不住兔,掩不住狐.”

眾人又大笑.法師只好拿開扇子,用如意比比劃劃,開始論辯.話未說完,如意頭卻被

揮落.小兒即起身對法師說:

“如意既折,辯鋒亦摧.”說完行禮而去.三藏惱怒又慚愧,越發無話可應.眾人見狀

無不歡笑.

2、成語:截長補短

--------------------------------------------------------------------------------

拼音:jié cháng bǔ duǎn

《ZDIC.NET 漢 典 網》

解釋: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裏也,猶可以為善國.”

示例:迨工員報銷,~,蘄合成例,言官以浮冒入奏. ◎《清史稿·姚祖同傳》

近義詞:揚長避短、集思廣益

反義詞:將錯就錯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用長處補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