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表達了作者什麽感情?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表達了作者什麽感情?

故都的秋

作者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熱情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

原文

秋天,不管它在哪裏,總是好的;但是啊,北方的秋天特別晴朗,安靜而憂傷。我之所以千裏迢迢從杭州趕超青島,更從青島趕往北平,是因為我只想嘗嘗秋天的味道,老都的秋天的味道。

當然,在揚子江南部有秋天,但是草和樹慢慢地枯萎,空氣潮濕,天空很輕,而且經常有更多的雨和更少的風;當壹個人被捕獲在蘇州、上海、杭州、廈門、香港和廣州的居民中時,人們只能感覺到壹點涼爽,秋天的味道,顏色。秋天,秋天的意境和姿態,不能滿足,品嘗和享受不到十倍的腳。秋天不是壹朵名花,也不是什麽好酒。我們不宜在半開放半醉的狀態下體驗秋天。

我們錯過北國的秋天已經有十多年了。在南方,每年秋天,我們總會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鳴、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即使不出北平,也能看到高高的青天,聽到青鴿在天空中飛翔的聲音。從刺槐樹葉的底部,妳可以數出壹縷陽光從東方灑下來,或者在斷壁殘垣的腰間,當妳面對著像號角壹樣的牽牛花的藍色花朵時,妳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壹種非常秋天的感覺。說到牽牛花,我認為藍色或白色是最好的,其次是紫黑色和淺紅色。秋天最好讓草長得細些。

中國北方的槐樹也是壹種能讓人想起秋天的裝飾品。喜歡花卻不喜歡花的那種雌蕊,到了早晨,就會鋪滿大地。當妳踩在上面時,沒有聲音和氣味。妳只能感覺到壹點點細小而柔軟的觸感。掃過陰影後,灰土上留下的掃帚紋顯得十分細膩和輕松,下意識地感到有點孤單。古人說梧桐樹的葉子在世界的深處。

秋蟬聲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到處都是樹,而且房間很低,無論妳在哪裏都能聽到他們的歌聲。在南方,妳必須到鄉下或山區去聽。在北方,秋蟬的唧唧聲就像蟋蟀和老鼠。它就像家養的昆蟲,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裏。

還有秋雨。北方的秋雨似乎比南方的秋雨更奇特、更有品位、更體面。

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壹陣涼風,接著西爾索倒在地上,開始下雨。下了壹層雨,雲層逐漸向西卷去。太陽又出來了。城裏的閑人穿著厚厚的藍布,穿著單衣或夾克,正在咬煙鬥。雨後斜橋的影子下,他們走到橋頭,站在樹下。當他們遇到熟人時,他們會用慢條斯理的語調,嘆氣和回答對方

“嗯,真的很冷——”(這個詞讀起來很高,拖了很長時間。)

“不是嗎?壹層秋雨,壹層涼意

北方人讀陣列字時,總是像層字,音調平緩而狹窄。錯誤的押韻是對的。

北方的果樹,在秋天,也是壹個奇跡。首先是棗樹。它會在屋角、墻上、小屋旁、廚房門口壹個個長大。像橄欖和鴿子蛋壹樣,這種棗子在小的橢圓形葉子中間呈現出淺綠色和淡黃色。這是秋天的高峰。當棗樹的葉子落下,棗子變紅時,西北風就會起來。北方是個塵土飛揚的世界。只有棗、柿子、葡萄成熟到七八月初,這是中國北方秋季最好的日子,也是壹年中最好的黃金日子。

有評論家說,中國文人,尤其是詩人,有著濃重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詩文中有很多贊美秋天的詞。但是外國詩人呢?我不想去讀很多關於秋天的詩集和英國的詩集,盡管我不想去讀很多關於秋天的詩集和英國的散文集。在著名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中,關於秋天的部分總是最精彩、最有趣的部分。可見,有感情的動物和有興趣的人對秋天總是有著同樣深沈、遙遠、嚴峻、淒涼的感覺。被關在監獄裏的不僅是詩人,還有囚犯。在秋天,我想我能感覺到壹種無法控制的感覺。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在秋天有什麽不同?然而,在中國,漢字中有壹個“秋時”的成語,也有很常見的讀物,如歐陽子的《秋聲》、蘇東坡的《赤壁賦》。我們覺得,中國文人與秋河有著深厚的淵源,但秋的深沈味道,尤其是中國的秋天,北方壹定能感受到。

當然,南國的秋天也有它的特色,如二十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清涼霧、荔枝灣的殘蓮等,但色彩不濃,余味不持久。與北方的秋天相比,它就像米酒和幹米、粥和饅頭、鱸魚和螃蟹、黃狗和駱駝。

秋天,中國北方的秋天,如果我能留住它,我願意把我生命的三分之二縮短三分之壹。

1934年8月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