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敢組四字詞語成語

敢組四字詞語成語

1. 敢有什麽四字詞語

不敢高攀 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

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 不敢後人 後:落後。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不敢造次 造次:倉促、魯莽輕率。

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 敢作敢為 做事果敢,不怕風險,無所顧忌 愧不敢當 感到慚愧,承當不起 不敢告勞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不敢茍同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

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不敢掠美 掠:掠奪。

不敢掠奪旁人之美。 不敢旁騖 形容全力做壹件事,不敢分心到別的事裏面去。

不敢問津 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不敢越雷池壹步 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

後比喻不敢超越壹定的範圍和界限。 弗敢專也 不敢獨自專有。

敢怒敢言 敢於憤怒,又敢於說出來。 敢不承命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

怎麽敢不承受妳的命令呢?或怎麽敢不接受妳的意見呢? 敢怒而不敢言 心裏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於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敢作敢當 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莫敢誰何 沒有誰敢怎麽樣。 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比喻再難的事,拼著壹死也敢幹下去。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比喻受制於人,只得順從。 敢勇當先 〖解釋〗猶奮勇當先。

比喻勇於承擔重任,領頭去幹。 不敢自專 自專:擅自專斷。

不敢自作主張,獨自行事。有自謙的意思。

見義敢為 見“見義勇為”。 未敢茍同 不敢隨便同意 誼不敢辭 猶言義不容辭。

勇猛果敢 形容處事勇敢決斷。 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 出處《紅樓夢》第六十八回:“拼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解釋比喻再難的事,拼著壹死也敢幹下去。示例故事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 出處解釋比喻受制於人,只得順從。

示例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只是小心便是。(《水滸》第二十八回)故事 敢為敢做 〖解釋〗做事勇敢,無所畏懼。

同“敢作敢為”。 敢怨而不敢言 〖解釋〗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

正色敢言 〖解釋〗態度嚴肅,敢於直言。

2. 敢有什麽四字詞語

不敢高攀 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

不敢後人 後:落後。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不敢造次 造次:倉促、魯莽輕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

敢作敢為 做事果敢,不怕風險,無所顧忌

愧不敢當 感到慚愧,承當不起

不敢告勞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不敢茍同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不敢掠美 掠:掠奪。不敢掠奪旁人之美。

不敢旁騖 形容全力做壹件事,不敢分心到別的事裏面去。

不敢問津 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不敢越雷池壹步 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後比喻不敢超越壹定的範圍和界限。

弗敢專也 不敢獨自專有。

敢怒敢言 敢於憤怒,又敢於說出來。

敢不承命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麽敢不承受妳的命令呢?或怎麽敢不接受妳的意見呢?

敢怒而不敢言 心裏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於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敢作敢當 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莫敢誰何 沒有誰敢怎麽樣。

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比喻再難的事,拼著壹死也敢幹下去。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比喻受制於人,只得順從。

敢勇當先 〖解釋〗猶奮勇當先。比喻勇於承擔重任,領頭去幹。

不敢自專 自專:擅自專斷。不敢自作主張,獨自行事。有自謙的意思。

見義敢為 見“見義勇為”。

未敢茍同 不敢隨便同意

誼不敢辭 猶言義不容辭。

勇猛果敢 形容處事勇敢決斷。

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 出處《紅樓夢》第六十八回:“拼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解釋比喻再難的事,拼著壹死也敢幹下去。示例故事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 出處解釋比喻受制於人,只得順從。示例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是。(《水滸》第二十八回)故事

敢為敢做 〖解釋〗做事勇敢,無所畏懼。同“敢作敢為”。

敢怨而不敢言 〖解釋〗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

正色敢言 〖解釋〗態度嚴肅,敢於直言。

3. 敢字打頭的四字詞語

成語: 敢作敢為

拼音: gǎn zuò gǎn wéi

解釋: 指行事不怕風險,無所顧忌。

成語典故

出處: 元·關漢卿《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第三折:“逞刁頑全不想他妻我婦,這的是敗壞風俗,那壹個敢為敢做?”

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 唐儉點選進宮,敕賜才人,性格聰敏,凡諸音樂,壹習便能,敢作敢為,並不知宮中忌憚。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六十九回

拼音代碼: gzgw

近義詞:敢做敢當

反義詞:謹小慎微、膽小怕事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無所顧忌

4. 敢組詞有哪些詞語

壹、敢組詞有勇敢、膽敢、果敢、敢情、敢於、慓敢、敢悍、敢士、怕敢、敢捷、無敢、敢勇、敢決、敢想、莫敢、多敢、不敢、二敢、敢任、驍敢、敢當、安敢、敢莫、詎敢、敢許、敢問、敢言、橫敢、敢不等。

二、基本釋義 1、有勇氣;有膽量。例 :勇敢。

2、表示有勇氣、有膽量做某事:敢想敢幹。3、表示有根據地推斷:我敢說,他這件 事準辦不成。

不敢說有十成把握,八九成是肯定有的。4、副詞。

莫非;怕是。表示揣測又略帶訝的語 氣:敢是他來了。

5、謙辭。表示冒昧地請求:敢問。

敢請。擴展資料壹、字形演變二、字源解說文言版《說文解字》:敢,進取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敢,勇於進取。三、相關組詞1、勇敢:有勇氣,有膽量。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鄉全不缺少勇敢忠誠適於理想的兵士,與溫柔耐勞適於家庭的婦女。”2、敢於:謂有決心、有膽量去做某事。

魯迅《南腔北調集·謠言世家》:“當時實在並無敢於殺人的風氣,也沒有樂於殺人的人們。”3、敢情:當然;自然。

表示贊同。魏巍 《東方》第壹部第七章:“咱們的解放軍要有這麽大力量,那敢情太好了。”

4、果敢:當機立斷,敢作敢為。周而復 《白求恩大夫》二:“ 古部長 帶了壹個二十多歲的青年走了過來,瘦瘦的,高高的,容貌英俊、果敢。”

5、膽敢:指恃其有膽量而竟敢於。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 王昭君 :(大怒) 王龍 !妳站起來!妳膽敢對單於這樣不敬!”。

5. 四字成語 敢緊

壹百個四字成語,希望幫到妳! 1·初出茅廬 :原比喻新露頭腳。

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2·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臥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4·價值連城:形容物品十分貴重。

5·遊刃有余 :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6·完璧歸趙 :璧:寶玉。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

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7·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8·指鹿為馬 :指著鹿,故意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9·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 *** 。

10·價值連城 :形容物品十分貴重。 11·遊刃有余 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

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12·循規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規、矩是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

現也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13·微不足道:微:細,小;足:值得;道:談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壹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壹提。

14·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 15·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壹晃就消逝。

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6·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

不很明白,不很懂。 17: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裏明白。

形容壹下子明白過來。 18·歡呼雀躍:高興得象麻雀壹樣跳躍。

形容非常歡樂。 19·聲色俱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

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20·獨木難支:壹根木頭支不住高大的房子。

比喻壹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21·束手待斃:斃:死。

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22·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23·膽戰心驚: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24·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

25·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安定。心裏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形容膽怯,對事情沒有把握。

26·獨樹壹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壹面旗幟。

比喻獨特新奇,自成壹家。 27·冰肌玉骨 :冰:晶瑩。

肌骨如同冰玉壹般。形容女子肌膚瑩潔光滑。

28·豐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29·揮汗成雨 :揮:灑,潑。形容人多。

用手抹汗,汗灑下去就跟下雨壹樣,也形容出汗多。 30·百煉成鋼 :比喻經過長時間的多次的鍛煉,變的堅強 31·發憤圖強 : 發憤,決心努力 圖,謀求 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富國 32·堅持不懈 :懈,松懈 堅持到底,壹點也不松懈 33·迎難而上 :迎著困難前進 34·集思廣益 :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35·群策群力 :策,計策主意 指發揮集體作用,大家壹起想辦法、貢獻力量 36·革故鼎新 :革,改變,除去 故,舊的 鼎,音頂 鼎新,更新 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37·標新立異 :標,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異,不同的,特別的 原指特創新意,立論與人不同。

後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明與壹般有所不同 38·獨出心裁 :獨,單獨 心裁,指個人心中的設計或籌劃 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後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39·舉壹反三:反,類推 比喻從壹件事情上類推而知道其他更多的事情 40實事求是 :本指根據實證,求得正確的結論,後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客觀的處理問題 41·各抒己見 :抒,抒發,表達 每個人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42·不恥下問 :不恥,不以為恥 指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43·觸類旁通 :觸,碰,遇到 旁,別的其他的 通,懂得 指掌握了某壹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從而類推了解同類的其他事物 44·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 益,更加 已經很好了,還要求更好 45·古為今用 :批判的繼承文化遺產,使之為今天的社會政治服務 46·薪盡火傳 : 薪:柴。

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壹代代地傳下去。

47·和藹可親——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48·唉聲嘆氣——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49·按兵不動—— 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比喻接受任務後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 50·黯然失色—— 陰暗的樣子 51·慷慨激昂—— 形容語調高亢有力,情緒激奮昂揚 52·飛揚跋扈——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

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53·縱橫捭闔—— 指在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聯合或分化 54·略見壹斑—— 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個方面,斑:斑紋 55·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壹致頌揚。

碑:紀功碑。 56·並行不悖—— 彼此同時進行,不相妨礙 57·白璧微瑕—— 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

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58·篳路藍縷—— 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辟山林。

6. 能組成四字成語

勤能補拙、無能為力、耳熟能詳、嫉賢妒能、不能自已、力所能及、難能可貴、能工巧匠、素不相能、能屈能伸、昏聵無能、愛莫能助、能掐會算、熟能生巧、無所不能、能說會道、不能自拔、欲罷不能、能文能武、能者多勞、能言舌辯、能伸能縮、鸚鵡能言、量能授官、能言快語、柔能克剛、矜智負能、甄才品能、能文善武、軟弱無能能征慣戰、天縱多能、能上能下、能不兩工、各盡所能、老嫗能解、柔遠能邇、慣戰能征、德薄能鮮、全知全能、巧能成事、妒能害賢、雖覆能復、謹能勝禍、推賢遜能、能者為師、選賢與能、能爭慣戰、力能扛鼎、逞強稱能、踔絕之能、儉故能廣、簡能而任、論德使能、妨功害能、能人巧匠、余能可賈、憂能傷人、能說善道、能寫會算未能免俗、慈故能勇、能言善道、登高能賦、老朽無能、智盡能索、矜能負才、力不能支、能士匿謀、能詩會賦、粥粥無能、用賢任能、交能易作、言能踐行、善治善能、奇才異能、概莫能外、伐功矜能、行同能偶、荏弱無能、亢厲為能、能征敢戰、妒功忌能、酒能亂性、良知良能、能近取譬、庸懦無能、無能為役、能不稱官、仁者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