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中的成語:
⑴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經驗,更好地認識現在。
⑵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向他學習,也指采納並實行正確意見。
⑶死而後已:死了以後才停止。形容為事業奮鬥到底的決心。
⑷任重道遠:負擔很重,路途遙遠。比喻肩負重任而又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艱苦奮鬥。
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⑹三人行,必有我師:幾個人壹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表示要善於向別人學習。
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
⑻見賢思齊: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學得與他壹樣。
拓展:關於《論語》
《論語》:中國春秋時期壹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遊,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紀念老師,憂慮師道失傳。仲弓,子夏,子貢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並由子夏開創了章句的讀法。故漢儒曰:章句發明始於子夏。
《論語》聖人之學,載道之學,君子治天下之學也。周子曰:“聖學,壹為之要。”莊子曰:“道又名壹,其號無雙”。月牙山人曰:“諸子之學,無文不壹,無壹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