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示既不同意,也不反對的成語

表示既不同意,也不反對的成語

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漢語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2個義項

展開

不置可否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úzhìkěfǒu,意思是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1]

中文名

不置可否

外文名

refuse to comment oneself; to hedge two indifferent.

拼音

bù zhì kě fǒu

釋義

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

出處

《官場現形記》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不敢發表意見。

解釋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指不表明態度。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溫欽差聽了壹笑,也不置可否。”

舉例

吳孫甫不置可否地淡淡壹笑,轉身就坐在壹張椅子裏。 ★茅盾《子夜》

詞語辨析

拼音簡碼: BZKF

近義詞:不置褒貶、不置壹詞、模棱兩可。

反義詞:涇渭分明、旗幟鮮明。

燈謎: 口;呵。

英文: make no comment

參考資料

[1] 不置可否.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