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目:池魚籠鳥
發 音:ch? y? l?ng niǎo
釋 義:池裏的魚,籠裏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出 處:晉?潘嶽《秋興賦》:?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
詞 目:龜文鳥跡
發 音:guī w?n niǎo j?
釋 義: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出 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第七卷:?頡首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彩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
詞 目:飛鳥驚蛇
發 音:fēi niǎo jīng sh?
釋 義: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壹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出 處:《法書苑》:?唐時壹僧釋亞樓善草書,曾自題壹聯:?飛鳥入林,驚蛇入草。?
詞 目:鳥面鵠形
發 音:niǎo mi?n h? x?ng
用 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貶義
釋 義:形容由於饑餓而身體軟弱,面容枯瘦。
出 處:《資治通鑒?梁紀?簡文帝大寶元年》:?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
詞 目:倦鳥知還
發 音:ju?n niǎo zhī hu?n
釋 義: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後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出 處:晉?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詞 目:鳥集鱗萃
發 音:niǎo j? l?n cu?
釋 義:鱗:魚;萃:聚集。象鳥類或魚類那樣聚集在壹起。形容聚集得很多。
出 處:漢?張衡《西京賦》:?瓌貨方至,鳥集鱗萃。?
詞 目:窮鳥入懷
發 音:qi?ng niǎo r? hu?i
用 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釋 義:窮鳥:困窘的鳥;懷:投入懷抱。比喻處境困難而投靠別人。
出 處:《三國誌?魏誌?邴原傳》:?政窘急,往投原。?裴松之註引《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窮鳥入懷。?原曰:?安知斯懷之可入邪
示 例:~,仁人所憫,況死士歸我,當棄之乎!(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
詞 目:鳥獸散
發 音:niǎo sh?u s?n
釋 義:形容成群的人象鳥獸逃散壹樣紛亂地散去(多形容敵人潰逃)。
出 處:《漢書?李陵傳》:?今無兵復戰,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報天子者。?
詞 目:寒蟬僵鳥
發 音:h?n ch?n jiāng niǎo
釋 義: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出 處:清?李漁《慎鸞交?心歸》:?詩朋同遊勝景,怎做得寒蟬僵鳥,反舌無聲!?
詞 目:小鳥依人
發 音:xiǎo niǎo yī r?n
近義詞:楚楚可憐
反義詞:面目可憎、深惡痛絕
用 法:主謂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釋 義:依:依戀。象小鳥那樣依傍著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嬌小可愛的樣子。
出 處:《舊唐書?長孫無忌傳》:?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詞 目:小鳥依人
發 音:xiǎo niǎo yī r?n
近義詞:楚楚可憐
反義詞:面目可憎、深惡痛絕
用 法:主謂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釋 義:依:依戀。象小鳥那樣依傍著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嬌小可愛的樣子。
出 處:《舊唐書?長孫無忌傳》:?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詞 目:鳥散魚潰
發 音:niǎo s?n y? ku?
釋 義: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出 處:《南史?宋武帝紀》:?番禺之功,俘級萬數,左裏之捷,鳥散魚潰。?
詞 目:鳥驚魚散
發 音:niǎo jīng y? s?n
釋 義: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同?鳥散魚潰?。
詞 目:象耕鳥耘
發 音:xi?ng gēng niǎo y?n
釋 義:傳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後用以形容民俗古樸,有舜禹時代的遺風。
出 處:《文選?左思〈吳都賦〉》:?象耕鳥耘,此之自與。?李善註引《越絕書》:?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壹說,耕者以象行為法,耘者如鳥之啄食。
示 例:恒水又東逕藍莫塔,塔邊有池?此中空荒無人,群象以鼻取水灑地,若蒼梧、會稽~矣。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河水壹》
詞 目:魚潰鳥離
發 音:y? ku? niǎo l?
釋 義:指像魚腐爛鳥潰散。比喻迅即崩潰,完全失敗。
出 處:《周書?武帝紀下》:?王威既振,魚潰鳥離,破竹更難,見瓴非易。?後蜀?何光遠《鑒誡錄?知機對》:?壹擊而魚潰鳥離,四合而豕分蛇斷。?
詞 目:鳥入樊籠
發 音:niǎo r? f?n l?ng
釋 義:樊籠:鳥籠,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飛鳥進了籠子。比喻自投羅網,陷入困境。
出 處: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恰便似魚鉆入絲網,鳥撲入樊籠。?
詞 目:鳥槍換炮
發 音:niǎo qiāng hu?n p?o
釋 義:比喻情況或條件有很大好轉。炮,同?炮?。
詞 目:蠶叢鳥道
發 音:c?n c?ng niǎo d?o
釋 義:指險絕的山路。
出 處:清?戴名世《紀紅苗事》:?開其蠶叢鳥道,通其百工技藝。?
詞 目:雲屯鳥散
發 音:y?n t?n niǎo s?n
釋 義:如雲聚集,如鳥飛散。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
出 處:《後漢書?南匈奴傳論》:?讎釁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風塵,雲屯鳥散,更相馳突。?
詞 目:輕徙鳥舉
發 音:qīng xǐ niǎo jǔ
釋 義:輕於去留,像鳥飛那樣容易。
出 處:清?梅曾亮《書李林孫事》:?河南路四通,輕徙鳥舉不可制。?
詞 目:鳥驚鼠竄
發 音:niǎo jīng shǔ cu?n
釋 義:形容驚恐逃竄。同?鳥駭鼠竄?。
詞 目:鳥覆危巢
發 音:niǎo f? wēi ch?o
釋 義:鳥巢因建於弱枝而傾覆。比喻處境極端危險。
出 處: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遊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詞 目:驚弦之鳥
發 音:jīng xi?n zhī niǎo
釋 義: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壹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同?驚弓之鳥?。
詞 目:烏鳥私情
發 音:wū niǎo sī q?ng
釋 義: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 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示 例:臣已離家日久,老母現在抱病垂危,望陛下賜臣還鄉,少遂~。(清?錢彩《說嶽全傳》第四十五回)
詞 目:三寸鳥,七寸嘴
發 音:sān c?n niǎo,qī c?n zuǐ
釋 義:比喻能說會道(多用於諷刺)。
詞 目:鳥革翚飛
發 音:niǎo g? huī fēi
釋 義:革:鳥張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雞。如同鳥兒張開雙翼,野雞展翅飛翔壹般。舊時形容宮室華麗。
出 處:《詩?小雅?斯幹》:?如鳥斯革,如翚斯飛。?
詞 目:鳥語花香
發 音:niǎo yǔ huā xiāng
近義詞:山清水秀
反義詞:窮鄉僻壤
用 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釋 義: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 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雲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
示 例:春天壹到,公園裏~,充滿了生機。
詞 目:飛鳥依人
發 音:fēi niǎo yī r?n
釋 義:依:依戀。飛來的小鳥依偎在人的身邊。比喻依附權貴。亦比喻小孩、少女嬌小柔順,可親可受的情態。
出 處:宋?闕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經營內引,搖尾乞憐,作飛鳥依人之態。?
示 例:善畫蘭,亦工詩;豐姿綽約,如~。(清?馮仙湜《圖繪寶鑒續篡?三?女史?葉文》)
詞 目:長頸鳥喙
發 音:ch?ng jǐng niǎo hu?
釋 義:喙:鳥的嘴。長頸項,尖嘴巴。指陰險狠毒者的狀貌。
出 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範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患難,不可與***樂。子何不去?
示 例:既已滅吳,以勾踐為人,~,可與***患難,不可與同逸樂,浮海而去。(明?瞿佑《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
詞 目:百鳥朝鳳
發 音:bǎi niǎo ch?o f?ng
釋 義: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出 處:宋?李昉等《太平禦覽》九百壹十五卷引《唐書》:?海州言鳳見於城上,群鳥數百隨之,東北飛向蒼梧山。?
示 例:那些玉斝中的.長春露酒也都由站在身邊侍候的宮女接過去傾入壹只繪著~的大瓷缸中。(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壹章)
詞 目:花香鳥語
發 音:huā xiāng niǎo yǔ
近義詞:鳥語花香
用 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形容春天媚人的景象
釋 義:鳥語:鳥鳴如同講話壹般。形容春天動人的景象。
出 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雲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
示 例:春天壹到,公園裏~,充滿了生機。
詞 目:鳥槍換炮
發 音:niǎo qiāng hu?n p?o
用 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情況或條件有很大好轉
釋 義:形容情況或條件有很大的好轉。
詞 目:傷弓之鳥
發 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用 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釋 義: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壹點動靜就怕的人。
出 處:《戰國策?楚策四》;《晉書?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示 例:敗了的,似~。(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
詞 目:鳥盡弓藏
發 音:niǎo j?n gōng c?ng
近義詞:兔死狗烹、過河拆橋
反義詞:知恩圖報
用 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常與兔死狗烹連用
釋 義: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壹腳踢開。
出 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 例:小弟從征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之禍。(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二回)
詞 目:驚弓之鳥
發 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近義詞:傷弓之鳥、漏網之魚
反義詞:初生牛犢
用 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釋 義: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壹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 處:《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詞 目:鳥革翚飛
發 音:niǎo g? huī fēi
釋 義:革:鳥張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雞。如同鳥兒張開雙翼,野雞展翅飛翔壹般。舊時形容宮室華麗。
出 處:《詩?小雅?斯幹》:?如鳥斯革,如翚斯飛。?
詞 目:壹石二鳥
發 音:yī sh? ?r niǎo
近義詞:壹箭雙雕、壹舉兩得
反義詞:得不償失、勞而不獲、徒勞無功
用 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形容壹舉兩得
釋 義:扔壹顆石子打到兩只鳥。比喻做壹件事情得到兩樣好處。
詞 目:籠鳥池魚
發 音:l?ng niǎo shi y?
釋 義:關在籠裏的鳥,養在池中的魚。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詞 目:鳥啼花落
發 音:niǎo t? huā lu?
釋 義:形容淒涼的情景。
出 處:明?汪廷訥《種玉記?促晤》:?惜鸞帷,孤玉絳,幾度淒涼。斷腸的鳥啼花落,滿目心傷。?
示 例:良緣自有三生約,好把心猿意馬收。且聽嶺南鶯弄舌,~不知愁。
清?佚名《說呼全傳》第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