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盤狼藉、杯光壺影、觥籌交錯、推杯換盞、酒酣耳熱。
1.觥籌交錯
gōng chóu jiāo cuò
[釋義] ?酒杯和酒籌錯雜放置。形容眾人壹起宴飲時的熱鬧景象。
[語出]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正音] ?觥;不能讀作“ɡuānɡ”。
[辨形] ?錯;不能寫作“措”。
[反義] ? 自斟自飲
[用法] ?多用來描繪酒席宴會上的熱鬧場面。壹般作謂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 在文章中作者僅用幾句話; 就把當時官宦們那種奢侈無度; ~; 壹擲千金的情景淋漓盡致表現出來了。
[英譯] ?The cups go gaily round。
2.發音
bēipánlángjí
典故
《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示例
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盤狼藉,言語喧嘩。(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八回)
同義近義詞
雜亂無章、亂七八糟、壹片狼藉
反義詞
井然有序、井井有條、錯落有致現現代漢語詞典
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酒飯後的雜亂樣子
基本解釋
釋義:狼藉:狼窩裏的草那樣散亂。杯盤: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子。
相關故事
淳於髡是戰國時齊國稷下學宮的壹位著名學者,他能言善辯,說話風趣,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諸侯國,從來沒受到冷落和屈辱。當時,齊國是齊威王執政,他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於飲樂之中,不理政事,各國趁機侵犯,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壹天,齊威王又在後宮擺酒設宴,召請淳於髡飲酒。威王問:“先生能飲多少酒才醉?”淳於髡回答說:“我飲壹鬥也醉,壹石也醉。”齊威王又問:“先生飲壹鬥就醉了,怎麽能飲壹石呢?妳能把道理說給我聽嗎?”淳於髡說:“當著大王面飲酒,我非常害怕,喝不了壹鬥就醉了。如果父親有貴客到家,我席前侍奉酒飯,客人時常把喝剩的酒賞給我,喝不到兩鬥就醉了。如果老朋友久別重逢,喝上五六鬥就醉了。若鄉裏間聚會,男女雜坐,巡行酌酒勸飲,猜拳行令,握手不受罰,眉目間傳情不禁止,面前有墜下的耳環,背後有失落的簪子。我內心喜歡這情調,大約喝上八鬥只醉二三分。飲到晚上,壹部分客人散去。於是男女在壹起,促膝而坐,鞋子混雜壹起。桌上的杯子、盤子橫七豎八的擺放在那裏,堂上的燈燭滅了,主人留下我而把客人送走。女人的衣襟已經揭開,隱約能聞到香氣,這時我心中最快樂,能喝壹石酒。所以說:酒喝得太多就容易發生亂子,歡樂到極點就會感到悲哀。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淳於髡以自己的經驗感受,現身說法,勸諫齊威王,齊威王方得醒悟,深感淳於髡所言之善,於是感慨道:“妳說得很好!”從此停止了徹夜飲酒的做法。把精力用在治理國家上來,進行全方位改革,齊國經濟迅速得到發展。齊威王也成了“壹鳴驚人”的有為國君。成語“樂極生悲”也是源自於此,用以形容快樂達到了極點會轉而發生悲哀的事情。
延展閱讀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3.推杯換盞
簡介
中國成語的特點之壹,是第壹個字、第三個字是同義詞,第二個字、第四個字是同義詞。那麽,這個“盞”和“杯”同為器皿,二字為同義詞。
釋義
盞 , 形聲。從皿,戔( jiān)聲。盞也是壹種器皿,比杯的容積大得多。喝酒喝到興頭時,有推杯換盞之說,互相敬酒,後來壹般形容關系交好。
推杯換盞有兩種含義:(1)推杯換盞形容親朋好友聚會喝酒時互相敬酒,歡聲笑語氣氛融洽。但是古人不僅指喝酒時的場景,更深的含義是達官貴人壹般都不用杯子而用盞喝酒,升官之後就可以把杯子換掉改用盞了,所以此處借指某人升官發財,或者事業得誌之後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條件得到很大好轉和改善。(2)送盞和受盞之人都把對方視為好友知己,說明知己之間可以推心置腹的意思。
推杯換盞的近義詞:(1)傳杯弄盞:出自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兩傍列坐,傳杯弄盞,花簇錦攢。”形容眾人聚會喝酒,互相敬酒,氣氛融洽。(2)觥籌交錯: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
造句
逢年過節時,能和知己好友壹起促膝長談、推杯換盞,也是人生中壹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4.成語: 酒酣耳熱
拼音: jiǔ hān ěr rè
解釋: 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成語典故
出處: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舉例造句:酒酣耳熱,攘袂持杯。 ★清·張潮《虞初新誌·王翠翹傳》
詞語辨析
成語解釋: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成語舉例:酒酣耳熱,攘袂持杯。(清張潮《虞初新誌王翠翹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酣,不能讀作“ɡān”。
成語辨形:酣,不能寫作“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