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力透紙背、龍飛鳳舞、鐵畫銀鉤、遒文壯節
壹、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出自: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譯文:王羲之的書法做印刷版,工人削去,筆跡仍進入木頭三分深。
二、力透紙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解釋:透:穿過。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出自: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譯文:當他書寫的時候,常常想讓筆跡透過紙印到下壹張上,在這壹方面是成功的最高境界。
三、龍飛鳳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解釋: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出自: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譯文:天目山的山,是苕水的發源地,山勢的蜿蜒雄壯,集中在臨安。
四、鐵畫銀鉤 [ tiě huà yín gōu ]
解釋: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剛鍵柔美。
出自:唐·歐陽洵《用筆論》:“剛則鐵畫,媚若銀鉤。”
譯文:剛勁就像是用鐵作畫,柔美就像是用銀錦作尾。
五、遒文壯節 [ qiú wén zhuàng jié ]
解釋:指文辭剛勁有力,節奏雄壯。
出自: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杜子美四》:“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文壯節,抑揚怨哀悲離之作,尤極於古。”
譯文:曹氏父子的作戰的時候作文,往往橫握長矛賦詩,所以文辭剛勁有力,節奏雄壯,抑揚怨哀悲離之作,特別在古代。
2.形容篆書隸書寫得好的詞語有哪些1. 成語名字:龍飛鳳舞
成語發音:lóng fēi fèng wǔ
成語解釋: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成語出處: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2. 成語名字:揮灑自如
成語發音:huī sǎ zì rú
成語解釋:揮灑;揮筆灑墨。指寫詩、作文、寫字、繪畫;運用筆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處理事務十分幹練、嫻熟。
成語出處:清 曾樸《孽海花》:“家人送上壹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壹百多字。”
3. 成語名字:得心應手
成語發音:dé xīn yìng shǒu
成語解釋: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4. 成語名字:遊刃有余
成語發音:yóu rèn yǒu yú
成語解釋:刃:刀口;刀鋒;遊刃:運轉刀刃;余:余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
5. 成語名字:力透紙背
成語發音:lì tòu zhǐ bèi
成語解釋:力:筆力。透:穿過。形容書法遒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的背面。也比喻文學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畫人物極有功力。
成語出處:唐 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3.形容篆刻的詞語金石華彩 知白守黑 方寸之間 刀走淩雲誌 字形流雲姿
1. 筆銘:朝作書,暮作書,雕蟲篆刻胡為乎?投筆方為大丈夫。墨銘:墨磨日短,人磨日老。寸陰是競,尺璧勿寶。黃興
2. 老先生的書畫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機杼、驚時動俗啊!
3. 擅長書畫篆刻與貝雕工藝品創作設計、制作研究和理論探討。
4. 篆刻中,印字凸起的陽刻叫朱文,反之的陰刻則為白文,繆篆為漢魏時期制印常用的篆書字體,以形體勻整、屈曲纏繞具綢繆之意而得名,字體為繆篆,寫得古樸嚴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4謹,勾畫非常端正。馬伯庸
5. 本文以篆刻印語為切入點,在介紹篆刻藝術歷史背景的基礎上,以篆刻藝術大師吳昌碩為個例。
6. 我們要特別註意的是,早在鄧石如之前,“印外”對於篆刻藝術的影響,已經得到了人們的關註。
7. 下面那個則是由陳祥耀居士所篆刻並致贈於我.
8. 婺源以其建築、篆刻和油菜花海而聞名。
9. 篆刻印章如同玉璽般浩然大氣,體現顯貴,盛大,財富尊嚴.
10. 篆刻的城落款在梅雨時節,青石城外壹路泥濘的山水壹筆淩空揮毫的淚,妳是我潑墨畫中留白的離別lishixinzhi,卷軸上始終畫不出的那個誰。方文山
11. 喜歡橋牌、國際象棋、民謠吉它、鋼琴、葫蘆絲、篆刻、茶藝。古典、世界、新紀音樂,閱讀,玩遊戲。
12. 篆刻,亦即治印之術,是我國傳統藝術之壹,與字、畫有著同等齊觀的地位。
13. 這個星期的篆刻作業是雕刻:逍遙遊。
14. 懷念和妳相遇的日子,那些篆刻在心底的記憶,瘦盡壹生也無法磨滅,也許我們無緣再見,也許那壹段情感只能成為過去,但妳卻是我最感動的牽念。
15. 他是金石派大寫意花鳥畫名家,擅長書畫、篆刻。
16. 銅印篆刻這門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藝,日漸式微,正面臨失傳的可能。
17. 但文人篆刻的成熟應該是以文彭及其學生何震等為代表的藝術家***同努力並形成流派為標誌,總體上在元、明直到清早期。
18. 2000年,鐘楊琴笙又報名參加四川大學成教院書法篆刻大專班,師從何應輝、張景嶽先生,臨習古代經典。
19. 老師剛剛講解完篆刻要領,孩子們就按捺不住興奮開始刻起來,課堂氣氛活躍、輕松。
20. 篆刻取法秦漢璽印及浙、皖諸派,喜以三代吉金文字入印,印風高峻淳古,意思典麗,迥於時人。
21. 從找字、編排,到篆刻、做錦盒,老伴忙了整整壹個禮拜,而這份心意,也使得老伴“差點兒眼淚都掉出來了”。
22. 看他奏刀直取,巧思佳構的許多篆刻作品,如渴驥怒猊,勢不可當,大氣磅礴,質樸雄渾。
23. 著名畫家關山月的座右銘是:“著筆不宜壹味熟,稱心還常三分生。”他還將這兩句話篆刻在自己的印章上。
24. 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4.形容篆書的詞語有哪些1、點畫單純釋義:1、文字之點與橫豎等筆畫。
2、畫家作畫的壹種技法。讀音:[點畫單純]例句:這種書法的點畫單純,容易書寫。
2、粗細均勻釋義:不考慮直徑產生的誤差讀音:[cūxìjun1yún?]例句:只見他先將溜好的面條放在案板上,撒上醭面,用手將面條搓得粗細均勻。 3、柔中帶剛釋義:形容人的性格溫柔中帶有剛強。
讀音:[róuzhōngdàigāng?]例句:中國的儒家文化講究柔中帶剛的中庸之道,很適合肖邦這種詩意的音樂。不理解肖邦音樂的人可能會覺得比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後,他的音樂其實是非常激昂的。
4、行列整齊釋義:排成整齊的行列?的意思,排成整齊的行列的解釋,排成整齊的行列讀音:[hánglièzhěngqí?]例句:成百上千的蘋果樹像過節日似的穿著花瓣織成的粉紅錦衣,行列整齊地從村裏壹直排到田野。5、規矩和諧釋義:和諧?héxié融洽,調和。
如:音調和諧,和諧的氣氛。1。
“和而不同”、事物的對立統壹,即具有差異性的不同事物的結合、統壹、***存。讀音:[guījǔhéxié?]例句:我們的祖國越來越規矩和諧,和諧祖國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美麗的色彩,人民安居樂業,祖國欣欣向榮,各族兒女和諧發展,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5.描寫篆刻的 詞句《核舟記》是由明代作家魏學洢撰寫的壹篇文章,由同時代學者張潮編選到《虞初新誌》,《核舟記》生動地描述了壹件精巧絕倫的微雕工藝品。
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藝的高超境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使用從兩頭到中間,從正面到背面的空間順序,介紹了“核舟”的形象,熱情贊揚了我國明代的民間工藝匠人的雕刻藝術和才能。
表現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工藝的贊美。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 雕橄欖核小舟(乾隆二年)象形,各具情態。
嘗貽(yí)余核舟壹,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ruò)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八扇。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閱壹手卷。
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矯(jiǎo)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
臥右膝,詘(qū) 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壹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壹人。居右者椎(chuī)髻(jì)仰面,左手倚壹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嘯呼狀。
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fǔ)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yí),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én) 戌(xū) 秋日,虞(yú)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zhuàn)章壹,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壹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ruò)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壹;對聯、題名並篆(zhuàn)文,為字***三十有(yòu)四;而計其長曾(céng)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譯文 明朝有個手藝奇巧精妙的人,名字叫做王叔遠,他能夠用直徑壹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房屋、器具、人物,甚至是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部都是就著東西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事物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態。
他曾經送給我壹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應當是蘇軾泛遊赤壁的情景。 這小船從船頭到船尾長八分還有余數,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麽高。
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船艙旁邊刻有小窗,左右各四扇,壹***八扇。
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它,就看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顏料塗在刻著 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須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右邊,魯直在左邊。蘇東坡和黃庭堅***同看著壹軸橫幅的書畫卷子。
蘇東坡的右手拿著手卷的右端,左手撫著魯直的背脊。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什麽話似的。
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轉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蔽在橫幅的書畫卷子下邊的衣褶裏。佛印極像彌勒菩薩,腹胸袒露,擡頭仰望,神情跟蘇東坡,黃庭堅不相類似。
他臥倒右膝,彎曲右臂支撐在船上,而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壹串念珠挨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船背上面題了(個)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的腳,筆畫清清楚楚,它(字)的顏色是黑的。
還刻著壹個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整條船,刻有五(個)人,刻有八(扇)窗;刻箬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壹件;對聯、題名和(圖章上的)篆文,刻的字***有三十四個。
然而計算它的長度,它的長度還不滿壹寸。原來這是挑選了(壹個)長而狹的桃核雕制成的。
啊!(這)技藝也真奇妙啊!註釋1. 奇巧人: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2. 王叔遠:名毅,字叔遠。明代民間微雕藝人。
3. 徑寸之木:直徑壹寸的木頭。徑,直徑。
4. 為:做,這裏指雕刻。 5. 器皿:指器具。
盆,碗壹類的東西。 6.以至:甚至 7.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罔:無,沒有。罔不:無不,都。
因:順著,就著。勢:(木頭的)樣子。
象:模擬。形:(物品的)形狀。
各:各自。具:具有。
情態:神態。 8. 嘗:曾經 9. 貽:贈 10. 余:我 11. 蓋大蘇泛赤壁雲:刻的是蘇軾乘船遊赤壁。
蓋:表示推測的語氣詞。泛,泛舟,坐船遊覽。
雲:表示敘述結束。 12. 約:大約 13. 有(yòu)奇(jī):多壹點。
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奇:零數。
14. 高可二黍許:大約有二個黃米粒那樣高。可,大約。
黍:又叫黍子,去皮後叫黃米。壹說,古代壹百粒排列起來的長度是壹尺,因此壹個黍粒的長度是壹分。
許,上下。 15. 中軒敞(chǎng)者為艙:中間高起。
6.各要壹個描寫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成語壹、甲骨文
筆見刀痕,清麗挺秀。但求凝重,敦實雄厚,見刀見筆,灑脫天然。
二、金文
大小縱橫,胸無成規,參差錯落。
三、小篆
藏鋒逆入,筆畫園潤,整齊劃壹。
四、
蠶無二設、燕不雙飛,骨肉勻適,波磔分明。
五、楷書
字占壹格,筆畫標準,字型規範,向背有序,疏密有度,意斷筆連。
六、行書
非真非草,離方循園,化繁為簡,點畫縈帶,字勢連綿,筆意活撥,前後顧盼,遙相呼應。開合馳張,參差有趣
七、草書
章草:大小仿佛,字距均勻,行間清晰,補列整齊。
今草:略舉大較,仿佛若斯,重按輕轉,《入筆》順風而起,《收筆》信鋒所趨
張芝的逛草:超前絕後,獨步無雙。
王導的草書:風棱載蓄,高致有余。
王羲之的草書:筆筆有格,規矩儼然,氣韻連綿,任意恣肆,天然有致。
還有很多,不壹壹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