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成語 :天寒地凍、鵝毛大雪、白雪皚皚、雪虐風饕、松柏後雕、歲暮天寒、天凝地閉、歲寒三友、日長壹線、滴水成冰、
壹、鵝毛大雪 [ é máo dà xuě ]?
釋義:像鵝毛壹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處:唐代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
譯文:今晚的鵝毛大雪正可愛,引得我這披著大衣的人情緒高亢。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形容大雪
二、白雪皚皚 [ bái xuě ái ái ]?
釋義: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出處:秦牧《鮮荔枝和幹荔枝》:“白雪皚皚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的很,大可觀賞的吧。”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用來形容霜雪
三、松柏後雕 [ sōng bǎi hòu diāo ]?
釋義: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誌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鬥到最後。
出處:春秋時期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譯文:(到了)壹年之中最寒冷的季節,這樣才知道松樹和柏樹是不會雕謝的。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筆順
四、滴水成冰 [ dī shuǐ chéng bīng ]?
釋義:水壹滴下來就凍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嚴冬冱寒;滴水成冰。”
譯文:天氣十分寒冷,水壹滴下來就凍成冰。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五、風雪交加 [ fēng xuě jiāo jiā ]?
釋義:風和雪同時襲來。
出處:範長江《塞上行·行紀·百靈廟戰行·三》:“盡管是在風雪交加的時節,我們的視線仍可以入到非常遙遠。”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風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