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熊入夢意思是原指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望,後比喻聖主得賢臣的征兆。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
飛熊入夢,漢語成語,拼音是fēi xióng rù mèng。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蔔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成語故事:飛熊入夢
明清誌怪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尚是元始天尊弟子,道號飛熊道人。第二十三回“文王曰:‘孤今夜三鼓,得壹異夢,夢見東南有壹只白額猛虎,脅生雙翼,望帳中撲來,孤急呼左右,只見臺後火光沖霄,壹聲響喨,驚醒,乃是壹夢。此兆不知主何吉兇?’散宜生躬身賀曰:‘此夢乃大王之大吉兆,主大王得棟梁之臣,大賢之客,真不讓風後、伊尹之右。’
文王曰:‘卿何以見得如此?’宜生曰:‘昔商高宗曾有飛熊入夢,得傅說於版築之間;今主公夢虎生雙翼者,乃熊也;又見臺後火光,乃火煆物之象。今西方屬金,金見火必煆;煆煉寒金,必成大器。此乃興周之大兆。故此臣特欣賀。’眾官聽罷,齊聲稱賀。文王傳旨回駕,心欲訪賢,以應此兆。”然後就是找到了在渭水邊上表演行為藝術的姜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