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湯字的筆順

湯字的筆順

湯字的筆順:點、點、提、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撇、撇。

湯的相關成語

固若金湯、換湯不換藥、沸沸湯湯赴湯蹈火、湯裏來,水裏去、蹈火赴湯、不避湯火、如湯化雪、入火赴湯、蹈湯赴火、就湯下面、流湯滴水殘湯剩飯、如湯沃雪、揚湯止沸、三湯兩割、如蹈湯火、探湯蹈火、黃湯淡水、清湯寡水、湯去三面、剩湯臘水、連湯帶水、握炭流湯、

湯燒火熱、黃湯辣水、湯風冒雪、履湯蹈火、蹈赴湯火、以湯止沸、如湯潑雪、如湯灌雪撲湯蹈火、以湯沃沸、以湯沃雪、殘湯冷飯、赴湯投火赴湯跳火、金城湯池、空心湯團、蹈火探湯、如湯潑蟻、滾湯澆雪、三湯五割、湯池鐵城、石城湯池、斧鉞湯鑊、赴蹈湯火、空心湯圓。

含義

湯(拼音:tāng,shāng,tàng)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湯”本義指熱水,又特指溫泉。古代羹壹直是主菜,唐代以後,湯才被用來指帶汁的食物,明代後湯才成為菜肴中的壹類。另外“湯”也用作姓。“湯”表示水盛的意思時讀作shāng。

“湯”的本義當熱水講。《說文解字》:“湯(湯),熱水也。”《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成語有“金城湯池”“赴湯蹈火”等。“湯”的聲旁“昜”,意思是陽光。太陽能發光發熱,因此“昜”可以看成是有表義功能。

“湯”指熱水,本為名詞,用作動詞,意為用熱水燙熟食物或用熱水暖物,讀作tàng,後來為與名詞義區別,便在“湯”下增加壹形符“火”,成為“燙”。《山海經·西山經》:“湯其酒百樽。”郭璞註:“或作溫,溫酒令熱。”郝懿行疏:“湯讀去聲。今人呼溫酒為湯酒本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