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達覺悟的成語有哪些?

表達覺悟的成語有哪些?

憬然有悟、醍醐灌頂、翻然悔悟、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憬然有悟

拼音:jǐng rán yǒu wù

解釋:憬然:覺悟的樣子。有所覺悟。

出處:《詩經·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朱熹:“憬,覺悟也。”

示例:這在曹雪芹自不免奇怪,再從頭想壹想,他剛才守口如瓶的那種詭秘神態,憬然有悟。

醍醐灌頂

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解釋: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示例: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翻然悔悟

拼音:fān rán huǐ wù

解釋:悔:悔恨;悟:覺悟。很快地醒悟過來。形容轉變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轉變,徹底醒悟。

出處:唐·韓愈《與陳給事書》:“今則釋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來之不繼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示例:雖始行不端,而能翻然悔悟,改弦易轍,以善其修,斯其意固可嘉,而其功誠不可泯。

恍然大悟

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解釋: 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裏明白。形容壹下子明白過來。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示例: 袁太守和莊太守聽了,方才恍然大悟,彼此相視而笑。

茅塞頓開

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解釋: 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裏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示例: 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