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揭竿而起(發生地:安徽省宿縣東南)
解釋:指人民起義。
出處:《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曲有誤 周郎顧(發生地:安徽壽縣)
解釋: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就叫做“顧曲”。歌曲評論家、內行人,就稱為“顧曲周郎”。
出處:《三國誌·吳誌·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打草驚蛇(發生地:安徽當塗)
解釋:打草驚了草裏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出處: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