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吞金獸”的用法就是“寶寶是用來玩的,不然生個寶寶有什麽意思?”很多孩子都要“被迫打開”,增添了不少樂趣。什麽是「逼商」?是被大人逼著表演各種才藝、節目,或者被大人“耍著玩”。以前兒子拿父親當馬,現在反了?寶寶說:我好難啊!不能出去玩,還要承受不應該受影響的重量。尤其是疫情原因,父母都在家,有更多的時間管孩子。孩子要上網,要完成作業,要執行父母的各種要求。不是,有的孩子是被迫在家練街舞,練鋼琴,練各種孩子。寶寶不敢不聽媽媽的話,很不情願。只能邊跳邊哭。這壹幕,就是對“逼商”最好的詮釋。
我在家沒事幹,給孩子壹根頭發。媽媽突然很納悶,用碗把孩子的頭發蓋住,準備剪個新潮的發型。切完就知道碗跑了!孩子哭了:“我是親生的嗎?”孩子,喪在變,父母往往“滿腦子理想,手藝很骨感。”想想好處:這個發型雖然不帥,但是特別。如果能出去,回頭率100%。有網友說,盼著疫情結束,先烤奶茶,吃完火鍋去理發,趕緊離開家,徹底擺脫我媽。妳要在家裏拖地倒花,整理衣服洗襪子,把媽媽的戰鬥力傳給爸爸!這是家裏孩子的尷尬。寶寶們的想法壹定是:“爸爸媽媽,請上班吧!不要再折磨我了!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內心,無論是孩子被迫打開,還是父母腦洞打開,這都是上帝的喜悅,每個人都可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