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到沒有什麽事物能與之媲美,已經美到無法形容。
不可方物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kě fāng wù,意思是不能識別,無法分辨,也指無可比擬。出自《國語·楚語下》:“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
“不可方物”是用來贊美人或事物的,多用來描繪女性人物的美麗,也可以用來贊美景物或別的事物,與“美麗絕倫”“傾國傾城”等詞語義近。感情色彩都是偏褒義,流露出壹種驚嘆的語氣。有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之意。
近義詞:
無與倫比。
拼音:wú yǔ lún bǐ。
解釋:倫:類;同類。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處:唐盧氏《逸史》:“置於州,張寵敬無與倫比。”
例子:在這段時間裏,他受到祖國人民無與倫比的最熱情的接待。(魏巍《東方歸來》)
正音:“與”,不能讀作“yù”、“yú”。
辨形:“倫”,不能寫作“論”。
辨析:無與倫比和“無可比擬”都含有沒有能與之相比的意思。但無與倫比偏重在“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無可比擬”偏重在“比擬”;即舉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