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典故:
戰國時期,有壹個叫蘇秦的人,連續十次上書秦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縱橫學”。鼓動秦國其他六國建立友好“聯盟”,然後再各個擊破,但是秦惠文王沒理他。
蘇秦垂頭喪氣的回到家鄉。家裏人看見他狼狽的樣子,都不願和他說話。後來蘇秦改變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決定采用“合縱”的方法,讓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
與此同時,還有壹個叫張儀的人仍在四處遊說“連橫”學說,鼓動六國聚集在秦國的周圍。在韓國,張儀向韓王施壓,說“事秦則安矣,不事秦則危矣。”
蘇秦到了韓國後,對韓王說:“韓國領土遼闊,地勢險要,為什麽要向秦國屈服呢?如果韓國屈服了,秦國壹定會今年要壹塊土地,明年要壹塊土地,韓國國土畢竟有限,秦國的貪欲卻無止境。有人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韓國跟秦國連橫,那就做了牛屁股。連我也為會妳感到恥辱的。”
韓王聽了以後認為蘇秦說的有道理,說:“我死也不會向秦國屈服!”蘇秦就這樣壹個壹個說服了六國,六國最終結成了以楚國為首的聯盟。秦國也被六國孤立起來。
擴展資料:
出處
《戰國策》是壹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遊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西漢·劉向《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