簞食瓢飲什麽意思: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飲:水。壹簞食物,壹瓢水。形容貧苦的生活。
1、簞食瓢飲
簞食瓢飲(拼音:dānsìpiáoyǐn)是壹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成語最早出自於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雍也》。簞食瓢飲的原義是用簞盛飯吃,用瓢舀水喝;指顏回生活雖然清苦,卻依舊不改樂道的誌趣;後用以比喻安貧樂道;在句子中可充當主語、賓語。
2、成語出處
賢哉!回也!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雍也,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簞食瓢飲。有壹次,孔子帶著壹些學生周遊列國,在路過匡邑的時候,突然遭到匡人的圍困。事後,顏回趕到孔子身邊,孔子說:顏回,我以為妳已經死了呢!先生在,我怎麽敢死呢!顏回說。孔子聽了,非常感動。
孔子對顏回說:顏回,妳家裏窮,房子也小,為什麽不去求個壹官半職呢?顏回說:學生有些薄田,雖然收入不多,但吃穿已經夠了,,只要能學到老師的道德學問,何必出去做什麽官呢?孔子感嘆地對學生們說:顏回真是有賢德啊!吃的是壹竹筐飯,喝的是壹瓢水,住在那麽簡陋的小巷子裏,別人忍受不了他卻十分樂觀!他真是壹個賢德的人啊!
3、成語寓意
雖然生活條件很貧苦,但顏回卻安貧樂道、自得其樂,追求心靈上的充實,因此孔子稱贊其是賢德之人。古往今來,許多人擁有華屋美車、錦衣玉食,卻並未感受到幸福快樂;反而有的人,身居陋室,壹簞食,壹瓢飲,卻依然能夠樂在其中。
因為這些人所追求的,並不是物質財富的充足,而是修身立德,為家庭、為事業、為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現實生活中,人們要學習顏回淡泊名利、專心求學、安貧樂道的品質與意誌。
4、成語辨析
簞食瓢飲—節衣縮食。“節衣縮食”的意思是省吃省穿,形容節儉。簞食瓢飲與節衣縮食都可用來形容生活簡樸,但有區別。簞食瓢飲指的是簡陋的飯菜;節衣縮食指的是不管是穿衣還是飲食都有壹定的節省。簞食瓢飲多用來形容讀書人安於清貧的清高風格;節衣縮食多用來形容家境不好的人會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