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查找工具書,摘錄三個有壹定趣味的成語,概括成語所蘊含的趣味(故事)

查找工具書,摘錄三個有壹定趣味的成語,概括成語所蘊含的趣味(故事)

南柯壹夢 形容壹場大夢,或比喻壹場空歡喜。

隋末唐初的時候,有個叫淳於尊的人,家住在廣陵。他家的院中有壹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樹影婆婆,晚風習習,是壹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於尊過生日的那天,親友都來祝壽,他壹時高興.多貪了幾杯。夜晚,親友散盡,他壹個人帶著幾分酒意坐在槐樹下歇涼,醉眼膝俄,不覺沈沈睡去。 夢中,他到了大槐安國,正趕上京城會試,他報名入場,三場結束,詩文寫得十分順手,發榜時,他高中了第壹名。緊接著殿試,皇帝著浮於弊生得壹表人才,舉止惆院,親筆點為頭名狀元,並把公主許配給他為妻,狀元公成了駙馬郎,壹時成了京城的美談。 婚後,夫妻感情十分美滿。淳於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壹呆就是20年。淳於尊在太守任內經常巡行各縣,使屬下各縣的縣令不敢胡作非為,很受當地百姓的稱贊。皇帝幾次想把淳於尊調回京城升遷,當地百姓聽說淳於太守離任,紛紛攔住馬頭,進行挽留。淳於尊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並上表向皇帝說明情況。皇帝欣賞淳於尊的政績,賞給他不少金銀珠寶,以示獎勵。有壹年,敵兵入侵,大槐安國的將軍率軍迎敵,幾次都被敵兵打得潰不成軍。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兵逼近京城,兇猛異常,壹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妳看我,我看妳,都束手無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妳們平田養尊處優,享盡榮華,朝中壹旦有事,妳們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壹句話都不說,要妳們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薦淳於尊。皇帝立即下令,讓淳於尊統率全國精銳與敵軍決戰。 淳於尊接到聖旨,不敢耽擱,立即統兵出征。可憐他對兵法壹無所知,與敵兵剛壹接觸,立刻壹敗塗地,手下兵馬被殺得丟盔解甲,東逃西散,淳於尊差點被俘。皇帝震怒,把淳於尊撤掉職務,遣送回家。淳於尊氣得大叫壹聲,從夢中驚醒,但見月上枝頭,繁星閃爍。此時他才知道,所謂南河郡,不過是槐樹最南邊的壹枝樹幹而已。

班門弄斧

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多用於自謙。

采石江邊壹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壹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梅之渙寫的題李白墓詩。李白,字太白,好飲酒,人稱李謫仙,是唐代偉大的詩人。關於他的死,有種種神話似的傳說。例如,有的說李白晚年瀏覽洞庭、嶽陽和金陵(現在的南京)等地。壹天,泊舟采石江邊(采石,今安徽當塗縣境內,北臨長江)。晚上,月明如晝,李白在舟中對月暢飲,喝得大醉,見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墮江而沒。有的傳說更神,說這時江中忽然風浪大作,有巨鯨奮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節,請李白坐於鯨背,音樂前導,騰空而去。這些傳說,當然不能信為,但是在采石,後來卻因此出現不少名勝。不但有李白墓,還有謫仙樓、捉月亭等,並引起了無數遊人的興趣。有些文章不通、卻想冒充風雅的遊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謅亂題,十分可笑。梅之渙的這首詩,就是譏諷這類遊人的。他認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簡直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魯班,據說姓公輸,名般,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壹個善於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他《為王氏伯仲唱和詩》所作的序中說:“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郢,指另壹個古代的操斧能手,參看“斧正”。“強顏”,是厚著臉皮的意思。)看來,“班門弄斧”這句成語不僅脫胎於明朝梅之渙的上述詩句,而遠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雛形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施展本領。

高枕無憂

春秋的時候,齊國有壹位叫做孟嘗君的人,他在家裏養了三千個客人,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壹天,孟嘗君的朋友介紹壹個叫做馮諼(音:宣)的人到孟嘗君家,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諼的人有什麽專長呀?」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沒什麽專長耶!」孟嘗君聽了之後,就不怎麽理會馮諼,家裏的傭人看到孟嘗君不理馮諼,以為主人瞧不起馮諼,通通把馮諼當下等的客人招待。

馮諼心裏很不高興,天天發牢騷:「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幹脆離開算了!」孟嘗君知道以後,就把馮諼由下等的客人升為上等的客人,還送給馮諼的媽媽吃的和用的東西,馮諼心想:「孟嘗君對我這麽好,我壹定要找機會報答他!」

有壹次,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去討債,馮諼就假裝是孟嘗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嘗君錢的人不用還錢,替孟嘗君買了個「義」的好名聲!後來孟嘗君被齊王國君解除了相國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時候,薛地的人民都熱烈地歡迎孟嘗君呢!

過了不久,馮諼又對孟嘗君說:「壹只兔子要有三個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獵人獵殺的危險。您現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壹個洞,是很危險的!萬壹齊國的國君對您不滿意要殺您,您連其他躲的地方都沒有呢!所以,您現在還不能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孟嘗君壹聽:「那我該怎麽辦呢?」馮諼:「這件事就交給我去辦!我會讓您象狡兔壹樣,有三個安全的洞藏身!」於是,馮諼就跑去找梁國的國君梁惠王,告訴梁惠王孟嘗君非常能幹,梁惠王聽了之後立刻派人帶著壹千斤黃金、壹百輛馬車去請孟嘗君到梁國做相國。

這個消息傳到了齊國,齊國的國君馬上慌張起來,趕快用隆重的禮節請孟嘗君回去齊國做相國。同時,馮諼又叫孟嘗君在薛地建立宗廟,用來保證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廟建好以後,馮諼就對孟嘗君說:「現在三個洞都已經挖好了,從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了!」

後來,人們就用“高枕無憂”來形容做任何事情準備周全,感覺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