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 lù wéi mǎ
[釋義]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語出]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正音] 指;不能讀作“手指頭”的“zhí”;為;不能讀作“為了”的“wèi”。
[用法] 含貶義。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兼語式。
[辨析] 見“混淆是非”(444頁)。
[英譯] call a stag a horse
[成語故事]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壹個辦法,準備試壹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壹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壹只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壹匹好馬。”秦二世壹看,心想:這哪裏是馬,這分明是壹只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裏是壹只鹿,妳怎麽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壹匹千裏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麽會長角呢?”趙高壹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壹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裏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麽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地輪流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壹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壹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的確是壹匹千裏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其他與鹿有關的成語
覆蕉尋鹿(覆蕉尋鹿) 同“ 覆鹿尋蕉 ”。清 吳趼人 《<糊塗世界>序》:“守株待兔之舉,視若不二法門;覆蕉尋鹿之徒,尊為無上妙品。”
覆鹿遺蕉(覆鹿遺蕉) 同“ 覆鹿尋蕉 ”。王闿運 《<桂陽州誌>序》:“覆鹿遺蕉,亡猿災木。”
鋌鹿走險 ①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同“鋌而走險”。②指因無路可走而采取冒險行動。
覆鹿尋蕉 〖解釋〗覆:遮蓋;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壹再失誤。
***挽鹿車 挽:拉;鹿車:古時的壹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鴻案鹿車 鴻案:《後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後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同甘***苦。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苦。
即鹿無虞 原意是進山打鹿,沒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幫助,那是白費氣力。後比喻做事如條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勞而無功。
鹿馴豕暴 意指壹會兒像鹿壹樣柔馴,壹會兒像豬壹樣兇暴。形容狡詐。
鹿死不擇蔭 比喻只求安身,不擇處所。亦比喻情況危急,無法慎重考慮。
鹿皮蒼璧 形容本末不相稱。
鹿裘不完 比喻檢樸節儉。
鹿走蘇臺 比喻國家敗亡,宮殿荒廢。
鹿死不擇音 比喻只求能夠安身,並不選擇地方。
鹿車***挽 鹿車:古時的壹種小車;挽:拉。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馬鹿異形 用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比喻顛倒是非。
馬鹿易形 出自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比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權移馬鹿 語本秦趙高指鹿為馬事。謂恃權專橫跋扈,任意顛倒是非。
秦失其鹿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挺鹿走險 挺而走險。指事急之時,被迫冒險行事。
心頭撞鹿 心裏像有小鹿在撞擊。形容驚慌或激動時心跳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