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告訴我“南箕北鬥”這個成語的出處
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小雅.大東》。西周時期,周王室對東方各諸侯國實行壓榨,東方人民苦於禦役,極為不滿,於是寫了壹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反抗情緒,這就是有名的,《詩經.小雅.大東》。詩***有七節,第四節是這樣直言不諱地揭露當時不合理的社會現實:東方諸國的子弟,常年勞累得不堪忍受;而西方周人的子弟,都是衣著華麗,皮裘暖身,甚至連他們的家奴的子弟,都可為官為吏,作威作福。然後詩人又借對天上的南箕和北鬥星的描寫,來說明不合理的現象到處都存在,“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意思是:南方的形如簸箕的箕星並不能用來簸揚谷糠;北方的狀似長柄杓的鬥星,也不能用來舀酒漿。後人根據這四句詩,概括出“南簸北鬥”作成語,用以比喻有名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