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柱擎天
[拼音]: yī zhù qíng tiān
[釋義] :擎:托起。壹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出處]: 唐·張固《獨秀山》詩:“會得乾坤融結意,擎天壹柱在南州。”《唐·大詔令集·賜陳敬瑄鐵券文》:“卿五山鎮地,壹柱擎天;氣壓乾坤,量含宇宙。”
砥柱中流
[拼音]: dǐ zhù zhōng liú
[釋義]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壹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句]: 仗劍九霄縱橫,砥柱中流,帝號真武。
百折不撓
[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釋義] 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誌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 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例句] 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才能夠取得成功。
敢作敢為
[拼音]:gǎn zuò gǎn wéi
[釋義]:形容做事無所畏懼。
[出處]:《隋唐演義》六十九回:“敢作敢為,並不知宮中忌憚。”
[例句]:這時妳要敢作敢為,快刀斬亂麻!
敢作敢當
[拼音] gǎn zuò gǎn dāng
[釋義] 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 魯迅《兩地書》十八:“敢作敢當,也是不可不有的精神。”
[例句] 傑克,男子漢大丈夫,應該敢作敢當嘛,別讓人家美女失望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