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基層文秘工作者,公文起草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務,那麽怎麽才能提高公文寫作能力呢,和我壹起來看看吧!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文秘怎麽提高公文寫作能力”,歡迎閱讀。
文秘怎麽提高公文寫作能力1、遣詞造句
要提高公文寫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達能力,而文字表達能力歸根到底就是遣詞造句能力。根據觀察和分析,壹些文秘人員遣詞造句方而的問題突出,表現為詞不達意,句子冗長。公文作為政府上下級之間信息和政策傳播的媒介,其詞之精準與否,句之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機關作用的發揮和職責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員必須努力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
漢語中很多詞語意義雖然差別甚微,但語義輕重、褒貶色彩不壹,這就要求文秘人員必須準確理解詞義,掌握它們的用法差異,在特定的語境中,只可用最恰當的詞語。公文語句,在確保公文的規範化、嚴肅性和權威性的前提下,應盡可能用生動形象的語句來描寫事物,闡明道理,講清問題,把抽象的東西變得直觀些,把深奧的道理變得通俗些,盡量用短句少用長句,適度用排比句、反問句、設問句增加語言的感染力。
2、博覽多練
隨著國家建設的發展,公文的應用已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說明,從事文秘工作的人員,其公文寫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論水平、思維方法的影響,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者知識的豐富與否。而壹個人豐富的知識,不是壹朝壹夕得來的,是長期學習積累起來的。
因此,壹個文秘工作者,平時應多讀書,讀方方面面的書,包括政治理論、方針政策、經濟文化、經典講稿、優秀公文等等,不斷積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進而提高公文寫作能力。公文寫作除了要有豐富的知識還需要實踐練習。而實踐練習不能只局限於具體公文文種的寫作,對於基本表達方式的訓練,尤其是公文寫作中運用較多的敘述、議論、說明等表達方式要多加練習。
除此,基層文秘人員應對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種文體進行寫作訓練,可以模仿範文訓練,可以根據材料訓練,也可以到某壹部門進行實地考察進行實戰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練掌握公文的寫作格式,提高公文寫作能力和水平,寫出合乎要求的公文。
3、知上曉下
知上,就是領會領導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領導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時代的高度認識和分析問題;不能閉門造車,想當然。對某壹工作來說,假如妳是領導,妳會怎麽想,會采取哪些措施,把妳的想法與領導交流,如果領導不認可,就認真去分析自己錯在哪裏,找出根源。
長此以往,就會把握領導的工作思路,充實完善領導提出的對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針對性;就會對領導的思想觀點進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闡述,對領導提出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觀點。領導對問題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點,這就從廣度和深度上對文秘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文秘人員必須知上,否則很難將領導的意圖轉換為公文,形成壹個單位的工作計劃、方案、乃至具體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領會領導的意圖,筆者認為,文秘人員平時要多與領導接觸、溝通,認真傾聽領導在各種場合的講話,做領導身邊的有心人。
單知上不夠,還得曉下。所謂曉下,就是了解下級單位、群眾的心聲,深入基層,與群眾直接交談,聽取不同意見,把群眾意見調查了解清楚後集中反饋給領導,領導經過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制定出可行的計劃,才不會脫離工作實際。
如果文秘人員不能曉下,對解基層情況把不準,那麽寫出來的文稿自然與群眾的需求對不上號。只有曉下,才能從其根本利益出發,才能從人文角度分析問題,尊重人、理解人、關懷人;只有對基層人民充滿感情,真心實意地關懷人民,才能打動群眾的心。實踐證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曉下的前提下寫出來的。
4、細察勤思
對於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物,不僅能為公文的寫作提供真實生動的感性材料,更能發現問題,增加公文寫作的現實針對性。壹些文秘人員隨同領導視察工作時,也大都是大面上走壹走,看壹看,對所見之人、事和物熟視無睹,司空見慣;即或觀察壹些現象也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不究細節;對重要情況也好,壹般事情也罷,習慣於掌握壹星半點兒,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獨特思考與見解,壹味借鑒,實行拿來主義照搬他人。
借鑒別人的觀點固然必要,但缺乏豐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體會寫出來的東西,必然缺乏廣度和深度沒有新意,這樣的東西不會給他人以說服力、啟示,對實際工作指導意義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應該註重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從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同點,從初露端倪的現象中發現未來的問題,從表面現象中發現本質問題。
觀察固然重要,但亦應學會思考,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探索出事物的發展規律,提出自己的見解。若實際情況與權威見解或傳統定論不符,要敢於質疑。聽匯報對收集公文寫作材料來說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別地聽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風”、不唯眾,認真進行思考鑒別。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可能有創造性、有真知灼見,才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5、廣積詞匯
公文寫作應根據不同文種的要求選擇多樣化的詞語,使文章生動活潑,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說服人。毛主席就是這樣壹位運用多樣化語言進行寫作的大師,在此僅舉壹篇。
1949年所寫的《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壹文只有兩千多字,詞語卻是多種多樣。文章以現代漢語為主,也有成語,如“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要不恥下問”;有口頭語,如“工作要抓緊,伸著巴掌當然什麽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來,但是不握緊,樣子像抓,還是抓不住東西”;“開會事前不發‘安民告示’,人到齊了臨時現湊合”;有比喻語,如“要學會‘彈鋼琴’”、“要精兵簡政”、“是延安還是西安”;還有專用語,如“互通情報”、“書記要善於當‘班長’”、“兵馬已到、糧草未備”等。
生動活潑的詞語,有著極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使人讀起來愛不釋手。 公文寫作直接面向廣大群眾,因此要改變總是那幾個名詞和壹套“官話腔”,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多樣化詞語進行寫作,包括恰當引用壹點古語、成語、警語、諺語以及含義豐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頭語,使公文語言更生動,更有情趣,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6、善於總結
我們收集了壹些領導幹部的精彩的體會性詞語,僅舉幾例。
(1)作為壹個領導幹部,應當好“挑夫”,壹頭挑著上級精神,壹頭挑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和要求。
(2)領導幹部既要當“傘”,又要當“牛”,站起來當傘,為群眾遮風擋雨,俯下去當牛,老老實實為群眾辦事。
(3)有位抓信訪工作的領導幹部說,真正悲哀的不在於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無處訴,有屈無處伸。因此,對待上訪群眾要見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熱不要冷,要柔不要剛。
(4)華西村的幹部講,“有福民享,有難官當”,“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幹部不聽群眾的話;幹部聽了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肯定會聽幹部的話。”這些有血有肉的詞匯和語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遠比那些套話、空話、虛話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