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厲內荏是壹個漢語成語,形容外表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壹、拼音
色厲內荏 [ sè lì nèi rěn ]?
二、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釋義:
外表嚴厲內心虛弱,若用小人來作比喻,大概就像個鉆洞爬墻的小偷吧?
三、例句
1、他跑遍租界的各處,觀察了帝國主義爪牙的色厲內荏的窘態。
2、妳別看他兇得像只老虎,其實色厲內荏,壹見到長官,馬上像只小貓!
擴展資料壹、近義詞:
外強中幹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釋義:打仗時乘用異國的馬,緊急時馬就會血脈張動,外表很強大,實際內裏很空虛。後多用來形容外表強大而實際虛弱的事物。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五年》:“外強中幹;進退不可;周旋不能。”
翻譯:外表看起來好像很強壯, 實際上並沒有什麽能耐,不能進退,也不能周旋。
二、反義詞:
表裏如壹 [ biǎo lǐ rú yī ]?
釋義:說話、行動和心裏所想的完全壹致。
出處:明·方孝孺 《雙桂軒銘》:“公和易誠篤,表裏如壹。”
翻譯:您溫和平易、誠實厚道,說話、行動和心裏所想的完全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