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若罔聞;置若不聞。
置若罔聞:漢語成語,拼音是zhì ruò wǎng wén,意思是放在壹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去過問或不予關心。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
例句:
1、血肉之親的呼籲置若罔聞。?
2、他已大難臨頭了,但卻置若罔聞。?
3、長輩對妳的教訓,妳怎能置若罔聞?
4、任憑妳千呼萬喚,他總是置若罔聞。
5、對學校的規章制度,有的同學置若罔聞。?
6、對於同學們的規勸、批評,他都置若罔聞。?
7、小麗對老師的勸導和同學的意見置若罔聞。?
8、想不到他面對此事竟然熟視無睹,置若罔聞。?
9、今天妳如果對父母的話置若罔聞,日後必將後悔!?
10、但是,他們對這種正義的,血肉之親的呼籲置若罔聞。?
11、我們不相信宿命,但無法對發自心底的聲音置若罔聞。?
12、他總不學好,把父母告誡的話都當作馬耳東風,置若罔聞。
13、對朋友的痛苦置若罔聞的人,對個人的利益往往非常註意。?
14、他對這次犯的錯誤置若罔聞,反而接二連三的犯同樣的錯誤。?
15、然而,他們也同樣地把這正義的、血肉之親的呼籲置若罔聞。?
16、這孩子對我們苦口婆心的勸導根本置若罔聞,我們都不知怎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