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是漢語成語,意思是指文章或講話內容具體而充實。出自《周易·家人》。
“言之”可以理解為“說出來”、“表達出來”、“講出來”的意思。而“有物”則指的是具有實質內容、具有內涵或有價值的東西。
將這兩個詞組合在壹起,“言之有物”就表示壹個言辭、文字或表達具有實際內容、有壹定深度和內涵的意思。它強調了言辭的重要性,即不能空洞無物,要有真實的實質和內涵。這個詞組也暗含了要用真知灼見、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而不是藉由華麗辭藻或空洞的說辭來掩蓋事實或欺騙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言之有物”來形容壹個人的言辭或文章等表達方式是否具有實質含義。如果壹個人的言辭虛浮、虛偽或只是空談而沒有實際內容,那麽我們就會說他的言辭不“言之有物”;相反,如果壹個人的言辭真實、有深度和實質內容,我們就會稱其為能夠“言之有物”。
在現代社會中,信息傳播十分頻繁,各種言辭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環境。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壹些言辭花哨、空洞或虛偽的情況。這些所謂的言辭只是華麗的表面,其實並沒有實質內容。在這個時候,“言之有物”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只有真實、實在、有價值的言辭才能夠傳遞真相,影響他人,產生價值和意義。
同時,“言之有物”也可以引申為表達自己意見或觀點時的壹種準則。它要求我們在表達時要有充分的準備和內涵,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能草率從事,更不能輕易妄言。只有在對事物進行深入了解和思考之後,才能用真知灼見、有理有據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使言辭變得有說服力。
總而言之,“言之有物”是壹個表達方式的要求和準則,它要求我們用真實、實質和有價值的言辭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註重言辭的實質內容,避免空洞虛偽的說辭,同時也要註意通過深思熟慮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傳達信息,影響他人,實現良好的溝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