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解釋如下:
納:容納,包容。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廣泛,數量巨大。
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示例:
林則徐書兩廣總督府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有容乃大,出自《尚書》;無欲則剛,出自《論語》。
文化釋義: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顧名思義,大海的寬廣可以容納眾多河流;比喻人的心胸寬廣可以包容壹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壹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壹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同時,海納百川還有包羅萬象的意思,常常用來形容事物壯闊雄奇,難以形容,於是用“海納百川”來形容。
近義詞:
胸懷寬廣、寬宏大量、豁達大度、包羅萬象、海納江河、百川歸海、博采眾長、集思廣益、有容乃大、虛懷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