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繪草原的成語:
胡服騎射 萬馬奔騰 綠草如茵 壹望無垠 壹碧千裏 翠 *** 流
壹望無際 沃野千裏 寬廣無際 無邊無際 草長鶯飛 碧野千裏
2.含有“山”和“水”的成語:
高山流水 綠水青山 青山綠水 出山泉水 殘山剩水 白山黑水
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登山臨水 山明水秀 水秀山明 山長水遠
山高水長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窮山惡水 青山綠水 千山萬水
山窮水盡 山清水秀 水軟山溫 剩水殘山 水色山光 山水相連萬水千山 遊山玩水 樂山樂水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描寫草原風景的詞語描寫草原的好詞
遼闊 浩瀚 廣袤 恬靜 沈寂 荒涼 肥沃 富饒
貧瘠 荒蕪 雪原 草原 荒原 田野 曠野 草野
原野 草澤 草坪 甸子 莽原 草地 草坪 寥廓
遼闊 無際 無垠 沙灘 沃野 沙漠 荒漠 戈壁
灘塗 沼澤
坎坷不平 逶迤連綿 高低起伏 無邊無限 平川廣野 起伏和緩 遼闊無涯 芳草綠野 荒原漠漠
綠野仙蹤 黃沙萬裏 海市蜃樓 草長鶯飛 碧波蕩漾 花團錦簇 原野遼闊 平疇千裏 壹馬平川 原野寥廓 莽莽蒼蒼
無邊無際 極目遠眺 賞心悅目 潔凈明亮 心曠神怡 胸懷寬廣 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草原茫茫 信馬由韁
蒙古 氈包
水鮮草美 牧草豐盛 羊肥牛壯 羊如白雲 河漢縱橫 密如蛛網 高大草木 低地草甸 闊葉高草 莽莽蒼蒼 綠遍山野 明媚絢麗
3.描寫草原景色的詞語描寫草原的好詞
遼闊 浩瀚 廣袤 恬靜 沈寂 荒涼 肥沃 富饒
貧瘠 荒蕪 雪原 草原 荒原 田野 曠野 草野
原野 草澤 草坪 甸子 莽原 草地 草坪 寥廓
遼闊 無際 無垠 沙灘 沃野 沙漠 荒漠 戈壁
灘塗 沼澤
坎坷不平 逶迤連綿 高低起伏 無邊無限 平川廣野 起伏和緩 遼闊無涯 芳草綠野 荒原漠漠
綠野仙蹤 黃沙萬裏 海市蜃樓 草長鶯飛 碧波蕩漾 花團錦簇 原野遼闊 平疇千裏 壹馬平川 原野寥廓 莽莽蒼蒼
無邊無際 極目遠眺 賞心悅目 潔凈明亮 心曠神怡 胸懷寬廣 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草原茫茫 信馬由韁
蒙古 氈包
水鮮草美 牧草豐盛 羊肥牛壯 羊如白雲 河漢縱橫 密如蛛網 高大草木 低地草甸 闊葉高草 莽莽蒼蒼 綠遍山野 明媚絢麗
4.寫20個描寫“草原美景”的四字詞語描寫“草原美景”的四字詞語:
1. 綠草如茵: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2. 壹望無垠:遼遠廣闊,看不到邊際。
3. 萬馬奔騰:成千上萬匹萬在奔跑騰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
4. 白草黃雲:形容邊塞秋季的荒涼景象。
5. 草長鶯飛: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6. 鶯歌燕舞: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現常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
7. 壹碧千裏:壹眼望去全部都是綠色,形容很大的範圍內都是碧綠的顏色。
8. 遼闊無垠:基本意思為非常廣闊,看不到邊界。
9. 壹望無際:際:邊。壹眼望不到邊。形容非常遼闊。
10. 牛羊寬廣
11. 無邊無際:際:邊緣處。形容範圍極為廣闊。
12. 草長鶯飛: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13. 沃野千裏:形容肥沃的土地極為寬廣
14. 萬裏無雲:湛湛藍天,沒有壹絲雲彩。形容天氣晴朗。
15. 壹馬平川: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能夠縱馬疾馳的壹片廣闊平地。指廣闊的平原。
16. 綠草如茵: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17. 蒼翠欲滴:蒼翠:深綠。形容草木等綠色植物仿佛飽含水份壹樣。
18. 壹碧千裏:壹眼望去全部都是綠色,形容很大的範圍內都是碧綠的顏色。
19. 無邊無際:際:邊緣處。形容範圍極為廣闊。
20. 青翠欲滴:形容壹個東西特別青翠,綠色多得好像要溢出來似的,栩栩如生。
5.4個描寫草原景色的成語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註釋]
1.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壹帶。
2.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3.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4.蒼蒼:青色。
[簡析]
這是壹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遊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壹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壹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麽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裏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壹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效果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