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融為壹體 [ róng wéi yī tǐ ]
解釋:融合為整體。比喻幾種事物關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壹個整體。
出自:先秦·管仲《管子·七法》:“有壹體之治,故能出號令,明憲法矣。”
譯文:有壹個整體的治理,所以能發號施令,明法度了
二、融會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融會:融合領會;貫通:貫穿前後。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出自:宋 朱熹《朱子全書·學三》:“舉壹而三反,聞壹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譯文:舉壹而三次,聽說壹而知十,於是學者用功之深,窮理的成熟,然後能融會貫通,才落到這壹步
三、融會通浹 [ róng huì tōng jiā ]
解釋: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出自:宋·葉適《司農卿湖廣總領詹公墓誌銘》:“已而遍觀諸書,博求百家,融會通浹,天文、地理、象數、異書,無不該極。”
譯文:不久,遍觀各書,博求百家,融會通過,天文、地理、象數、不同書寫,沒有不包括的
四、融融泄泄 [ róng róng xiè xiè ]
解釋:形容和樂舒暢。
出自:清 錢謙益《範太公八十序》:“匡床坐談,石鼎聯句,融融洩洩。”亦作“融融泄泄”。
譯文:匡床坐談,石鼎聯句,融融泄泄。”也作“融和壹派胡言”
五、融洽無間 [ róng qià wú jiàn ]
解釋:融合而沒有隔閡抵觸。
出自:近代 瞿秋白《文藝雜著·弟弟的信》:“他的哲學的所謂‘森林哲學’,應當與自然融洽無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