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線鷂子什麽意思?斷線風箏。
斷線鷂子,漢語成語,拼音是duàn xiàn yào zǐ,意思是斷線風箏。出自《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比喻不回來的事物。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若是這廝識局知趣,見機而作,恰是斷線鷂子,壹般再也不來,落得先前受用壹番,且又完名全節。”
成語解釋:
猶言斷線風箏。鷂子,指紙鳶,鳥形風箏。
風箏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東周春秋時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的時候,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四種傳說。壹是鬥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四是李鄴說。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世界壹致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