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深思遠 飲水思源 痛定思痛 體大思精 樂不思蜀
憂深思遠:
讀音:yōu shēn sī yuǎn
釋義:深刻憂慮,長遠打算。
出處:《詩經·唐風·蟋蟀》小序:"憂深思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飲水思源:
讀音:yǐn shuǐ sī yuán
釋義:喝水的時候想起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不忘本。
出處:出自庾信《徵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痛定思痛:
讀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釋義:痛定思痛是指悲痛的心情平定過後再回想當時痛苦的情景。
出處:出自文天祥寫的《指南錄》壹書。
體大思精:
讀音:tǐ dà sī jīng
釋義:體:體制,規模;思:思慮;精:精密。規模宏大,思慮精密(多指大部頭的著作)。
出處:《獄中與諸甥侄書》:"此書行,故應有賞音者.紀傳例為舉其大略耳,諸細義甚多.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樂不思蜀:
讀音:lè bù sī shǔ
釋義:蜀,三國時期的蜀漢。意為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借以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處:《三國誌·蜀書·後主傳》裴松之註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