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壽四字詞語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日月昌明、松鶴長春、笑口常開、天倫永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萬事如意、福星高照等。
祝壽是壹種活動,壹般指晚輩對長輩或親友之間的敬重之舉,在古代指在老人過生日時為他祝賀,現代已發展成慶祝生日的代名詞。祝壽時會設壽慶宴席或敬獻書畫藝術品等等,祝願人長壽。
來源於古代,盛於唐代以後。《詩經●豳風●七月》:“躋(jī)彼公堂,稱彼兕(sì)觥,萬壽無疆。“《史記·項羽本紀》:”沛公奉旨酒為壽。“等均有記載簡稱:祝壽禮是晚輩為慶祝長輩生日而舉行的禮儀,壹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之年舉行。
少數地方在逢九之年也行祝壽禮,有的逢壹之年舉行,各有不同,其中七十七歲為喜壽,八十八為米壽,是比較隆重的兩次。
祝壽儀式
祝壽無壹定的儀式。古時,通常晚輩賓客僅向壽堂行三鞠躬禮,壽星可定時出堂受賀;其余時間則由子侄輩在禮堂答禮。新式壽誕,常在宴會之前,由壽星分切蛋糕餉客。壽慶的招待:慶祝壽誕,壹般都是經濟較富余者方能進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較講究。
古時在壽誕前夕,就開始宴請至親好友,稱為“暖壽”;中午為面席,取其“長壽”口彩;晚間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謝執事。
壽慶宴席,有兩項內容似乎是必不可免的:壹是要由壽翁(壽婆)吹生日蛋糕上的蠟燭,然後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條,以討長壽的口彩。
現今,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倫文化的濃重,人們過生日不象過去那樣,小孩過生日吃幾塊蛋糕,老人過生日打幾壺酒,弄點好吃的就算過生日了。而今形式多樣,文明崇尚,親情濃重,生日人開心。特別是古稀、八十、九十和百歲老人過生日,更是講究了。祝壽的風俗更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