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老師在黑板上傳播知識,教育出許許多多的學生。學生們成材後就像累累碩果,到社會參加工作,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中流砥柱。
出自《教師頌》
作者:王振華
原文:
四度春風化綢繆, 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發積霜織日月, 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 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來碩果滿神州。
釋義:四年(或者多年)的教師生涯占據了我生命的全部,多年的風風雨雨使我額頭的皺紋都增多了。黑發變白,累積了歲月,粉筆默默,書寫了春秋。春蠶已經將絲吐盡,蠟燭也已經燒成了燭淚。春天種下大片桃李,秋天就能收獲滿園果實。
擴展資料:
其他壹些歌頌老師的詩: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釋義: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
(2)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代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釋義:落葉飄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風流儒雅堪當我的老師。
(3)天子號仁聖,任賢如事師。 ?——唐代杜牧《雪中書懷》
釋義:當今皇帝唐武宗仁愛聖明,對待賢良的臣子像對老師那樣尊重。
(4)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明代劉基《題太公釣渭圖》
釋義:然應驗了到渭水北邊遇到的不是熊而是賢人的預兆,尊其為君主(文王)的老師。
(5)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釋義: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