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讀《智解成語》有感

讀《智解成語》有感

最近我認真研讀了王立群教授的著作《王立群智解成語》,覺得收獲很大。合卷遐思,仿佛進行了壹次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上至統治者的治國安民,下到萬千百姓的唇齒之享。從帝王將相,到學人士子,到貧弱婦孺。形形色色,無壹不包羅其中。王教授以平實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的對成語進行了解析,讓我們不但了解了成語的出處,而且也讓我們對古代文化,古人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窺見壹斑。

漢語成語是漢語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很多成語烙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印跡,展示了古人所處的地理環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生產狀況,生活條件,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如果能巧妙地運用成語,必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不僅能夠增加演講的說服力,而且能使內容更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能巧妙運用成語也是壹個人具有良好文化修養的標誌。

本書分為十五個章節:第1章是總述:成語是如何煉成的,接下來的章節分別是舌尖上的成語,夢裏乾坤,時間都去哪了,如何做壹個好父親,尋找包青天,“老虎”與“蒼蠅”,誠信的力量,感恩的心,讓讀書成為壹種生活方式,安得廣廈千萬間,老有所依,都是追星惹的禍,包裝街的怪象,霧裏看花。

本書開頭,關於成語的形成過程,作者進行了細致的梳理:“成語”壹詞,最早被稱為“成言”,在東漢已經出現。六朝時,它又被稱為“陳言”“成辭”。到了宋代才稱為“成語”,壹直沿用至今。它至少包含三個基本意思:習用,簡潔,固定。恰當運用成語的前提是我們要弄清楚它的淵源。壹般來說,成語大致有六個來源:來自上古神話,來自傳說,來自寓言故事,來自歷史,來自文人作品和來自外來文化。可以說,如果妳了解了中國的成語,那妳就大致了解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源流。

在本書的十幾個章節中,如下幾處讀完讓我感觸頗深。

壹、沐猴而冠這個成語竟然和項羽有關。

當年,項羽帶兵攻入鹹陽,殺了子嬰,燒了秦朝的宮殿,收拾了金銀財寶就準備還鄉,有人勸他說:“關中這個地方很險要,土地肥沃,可以建都稱霸。”不料項羽卻說:“富貴不還鄉,就像穿著錦衣在夜裏走路,誰人知曉呢?”說著嘆道:“人皆說楚人像只戴著帽子的獼猴,徒有虛名,果不其然啊!”項羽聽後大怒,將說客給煮了。於是誕生了壹個成語。“獼猴而冠”將楚漢相爭的歷史和項羽性格本質濃縮在四字當中。當年項羽的烏江自刎讓後世多少有誌之士扼腕嘆息,李清照甚至寫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麗詩句以表達敬慕之情。現在看來,失敗應是項羽不可改變的宿命,他的性格早已註定了他的結局。盡管它具有帝王之貌、帝王之才,就像戴著帽子的獼猴,再像人,仍舊是只猴子!

二、“染指”原來是這樣來的。

我們緊挨拇指的手叫食指,為什麽起這個名字呢?是和事物有關嗎?果然是的。古時人們品嘗食物時,通常用這個手指蘸壹下放到嘴裏品嘗。關於這個食指,還有壹段令人歷史淵源。春秋戰國時期的公元前605年,鄭國的兩位大臣——公子宋,公子家相約朝拜鄭靈公。路上,公子宋的食指不自覺的抖動起來,原來,公子宋的這個指頭有個特異功能,如將有美味可食時,必抖動不已,且屢試不爽。果然,二人進宮就發現禦廚在殺壹只大鱉犒賞大臣,起初,公子家起初以為公子宋信口開河,現在事實擺在眼前,真是太神了!朝堂上二人會心壹笑。誰知這壹笑落到了鄭靈公的眼中,聽說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他非要捉弄公子宋壹下,大別蒸熟後,唯獨沒有公子宋的,惱羞成怒的公子宋做出了壹個讓人吃驚的舉動:他穩穩地走向煮鱉的大鼎,將那個具有特異功能的手指伸到其中蘸了壹下,放到口中吮吸幹凈後,轉身而去。後來,公子宋夥同公子家將鄭靈公殺害了。性命、王位、國祚就這樣因為壹頓吃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也因此誕生了壹個成語——染指於鼎。

三、“孺子牛”含義的轉化

魯迅的壹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讓大家了解了“孺子牛”這個詞,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孺子牛”就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代名詞,可最初,“孺子牛”卻與壹位“好父親”有關,就是春秋後期齊國的齊景公有關,齊景公是壹位飽受非議的國君,初期,他也是壹位具有雄韜偉略,勵精圖治的好皇帝,意圖恢復當年齊桓公稱霸諸侯的榮光,很有壹番作為。但後期則醉心於聲色犬馬,他在的眾多子女當中,最寵愛的是寵妃芮姬生的兒子“荼”,寵愛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又壹次,齊景公與公子荼嬉戲玩耍的時候,齊景公扮演“大牛”,讓兒子騎在上面,為了更逼真,齊景公還找來壹根繩子咬在嘴裏讓公子荼拉著,突然,公子荼壹不小心摔了壹跤,更為嚴重的是齊桓公的壹顆牙齒被拉掉了。這邊是“孺子牛”的最初含義,是壹位過度寵愛孩子的“好”父親的故事。所以早期“孺子”多是對天子、諸侯繼承人的稱呼。直到後來含義不斷轉化,由天子之子到壹般的小孩子,到魯迅先生的勤懇無私的象征發生了壹系列的轉變。

四、“言傳身教”——令人佩服的家風

“言傳身教”這個成語最初是源自東晉宰相謝安的壹段佳話,謝安身居相位,日常國事繁忙,很少在子女的教育上放太多時間,謝安夫人就壹人承攬了這項事物,久之,不堪其重的謝夫人向丈夫抱怨道:“怎麽從來不見妳教育孩子?好幫我分擔壹點。”面對夫人的指責,謝安坦然答道:“我平時總是拿自己的做榜樣來教育孩子啊。”(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多麽有力的回答,孔子雲:“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謝安學識淵博、品行正直。潛移默化的會對子女產生影響。正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五、余音繞梁——古人也追星

對明星的狂熱的追捧和模仿並不是今人的先例,而是古已有之。故事發生在先秦時期的韓國,當時有壹位民間歌手,叫韓娥,又壹次,秦娥要到齊國去,大概是因為齊國在當時不僅國力強盛,而且音樂事業很發達,秦娥估計要到那裏切磋學藝,由於路程遙遠,秦娥帶的幹糧有不足,所以到達齊國都城臨淄的時候已身無余糧,只好賣藝求援。糧食問題得到解決以後,韓娥繼續前行,已經走了好遠了,可人們覺得韓娥的歌聲還在,到處彌漫著動人的旋律。“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聽眾覺得韓娥並沒有離開。盡管韓娥歌藝高超,但依舊不能解決生活問題,經濟拮據時,韓娥遭到了客店老板的奚落和嘲諷,孤立無援,離家萬裏的韓娥為此很傷心,內心悲痛的她就在大街上演唱,借此發泄心中的哀怨,她的歌聲如此悲涼,以致附近的百姓皆“垂淚相對,三日不食。”最後,人們把韓娥追回來,她唱了壹首歡樂明快的樂曲後,人們才歡呼雀躍,前面的悲傷之情壹掃而光。這就是古人的追星。也是音樂的魅力。這個偉大的音樂家也給中國的文化做出了貢獻,那就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這兩個成語。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合上書卷,腦海中像翻騰的海水,久久不能平靜。沒想到,壹個個小小的成語,竟濃縮了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故事,讓人不禁再次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