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形容人,雋秀(jùn xiù ) 可以
1、雋永
是壹個漢語詞語,拼音是juàn yǒng,形容藝術形式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深沈幽遠,意味深長,有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講究言有盡而意無窮;也常用來表述藝術性較高的作品的審美效果。
例句:站立了壹個世紀後,這座百年老站再次迎著關註的目光,翹首企盼屬於自己的新發端:以武漢鐵路陳列館的名義,將當年的繁華身影定格成雋永的歷史紀念。
2、雋秀(jùn xiù)
“雋”即“俊”,指人物優異出眾, 清雅秀麗。
出處:清黃遵憲《罷美國留學生感賦》:“第壹選雋秀,其次擇門楣。”
擴展資料:
同意義的成語: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
成語,出自《列子·湯問》,音樂長久地在屋梁上回蕩,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原文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從前韓娥向東去齊國, (路上)缺乏糧食,到雍門,唱歌來乞討換取食物。她走了以後,歌聲的余音在房梁間繚繞,經過多日未斷絕,左右鄰舍都認為她還沒離開,韓娥投宿壹家旅店,(因為貧困)她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韓娥便用長音悲哭,整個街巷的老人小孩都悲傷憂愁,淚眼相對,多日吃不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