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臥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舉例造句: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臥薪嘗膽,刻苦訓練。
2、發憤圖強
拼音: 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釋: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出處: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並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發憤圖強,徹底革命。”
舉例造句:?上下壹心,日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發憤圖強。
3、忍辱負重
拼音: rěn rǔ fù zhòng
解釋: 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
出處: 《三國誌·吳書·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舉例造句: 胡仇嘆道:“‘忍辱負重’。鄭兄,真不可及!”
4、羽翼豐滿
拼音: yǔ yì fēng mǎn
解釋: 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比喻已經成熟或實力已強大。
出處: 《管子·水池》:“形體肥大,羽毛豐茂。”
舉例造句: 待羽翼豐滿以後,再甩開他們幹也不是不可以。
5、過河拆橋
拼音: guò hé chāi qiáo
解釋: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壹腳踢開。
出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妳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舉例造句: 祥子受了那麽多的累,過河拆橋,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不平。